正文

欲望

人為什么活著:稻盛和夫的哲學 作者:(日)稻盛和夫


事實上,不論眼前是否貧窮、是否罹患病痛,只要下定決心,誰都可以做到讓自己的心靈多一些平靜,讓自己的人格品質(zhì)和靈性多一些提高。

有人認為人有“原罪”,乍聽之下,這種想法似乎與“人是最有價值的存在”相斥,然而事實并非如此。

根據(jù)佛教的說法,煩惱是罪惡的根源,所謂的六大煩惱是:貪、嗔、癡、慢、疑、見。

首先提及的“貪”,由字面就可以理解,指的是想將一切據(jù)為己有的貪念;“嗔”則是因個人內(nèi)在的驕慢膚淺,而容易引發(fā)憤怒的言行;“癡”是在無常的世界中妄想永恒不變,當事實與自己的期望有出入時就顯露出癡愚,發(fā)出不滿的抱怨聲;“慢”是傲慢不遜的心;“疑”是懷疑真理的心;“見”是用負面的觀點看待諸事的心。六大煩惱之中,又以“貪”、“嗔”、“癡”為人類慣常煩惱的根源,稱之為“三毒”。

釋迦牟尼提及的六大煩惱,其實也是人類生存上必須具有的本能,沒有這些本能,人類可能就無法保護自己肉體的安全。

例如,“疑”之心,日本人喜歡用“深深懷疑”或“心思深沉”的字眼來形容人的多疑。在原始世界里,沒有尖牙利爪的人類想在叢林中存活,唯有盡量用心去思考和行動,以防范突如其來的危險。

而如果有食物時不趁機吃飽,又不知何時才能獵捕到下一餐,那么不留意的話就可能被迫絕食十天半個月,因此人類逐漸養(yǎng)成了這樣的貪心:不只吃一餐的分量,最好連明天的食物也一并享用。由此可以了解,貪心本來也是出于人類自衛(wèi)的本能。

總之,“煩惱”是造物主初始之時賜予人類的智慧,為的是讓擁有肉體的人類能夠自我防衛(wèi)。只是有些人擅自濫用了這種智慧,并利用造物主給予的自由來做壞事。

因為是自由的,所以將自由發(fā)揮得淋漓盡致,讓自己的欲望恣意泛濫的大有人在,他們大叫著:“只要我喜歡,有什么不可以?”然而自由如果無限制地擴張,結(jié)果就會變成日本人口中“比誰都貪婪”的族群。其實欲望本身并非罪惡,憑借欲望毫無節(jié)制地為所欲為才是罪惡。

因此,人類有必要適當?shù)乜刂埔患旱挠?,以免造惡,于是佛教呼吁人應該持守戒律,也就是六波羅蜜(“波羅蜜”為古印度語,意為“渡到彼岸、事做好了”,在此指六種菩薩的行為)中的“持戒”。

持戒之外,佛陀強調(diào)人應該“布施”,也就是幫助別人。所謂布施,是指用慈悲之心對待宇宙萬物,幫助它們生存發(fā)展,這也是源自造物主最原始的愛的行為。

佛教教人用持戒來控制自由和欲望的濫用,并且布施于人,能這樣做就稱為“走菩薩道”。相對地,如果任由煩惱帶來的欲望滋長,便可能變成為害人群的惡魔。

總之,人類同時具有善、惡兩種本質(zhì),可以晉升為大慈大悲的佛,也可以墮落為窮兇極惡的魔。

可以說,這個世界是為了凈化人的“心靈”而設的修煉場,通過修行提升人性,創(chuàng)造更完美的人格,也是人生的目的。同時,擁有煩惱和自由的人類,很容易墮入罪惡的魔道。為了防止人類墮落,釋迦牟尼特別提出“六波羅蜜”開釋眾生,提高個人的心智并走入菩薩道。

剛才敘述的“持戒”和“布施”是前兩種方法,第三種則是“忍辱”。眼前的世界是個無常而且變化萬千的世界,忍耐和順應這些變化以強化自己的心智就是忍辱的真義。似乎世界的無常和變化才是常態(tài),人類每每遭受災難、病痛和各種苦難時,能否承受這些打擊,對人類而言極其重要。

第四種方法是“精進”。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拼命地尋求生存,無論是植物還是動物,自然界里幾乎找不到怠于生存的生物。即便是路旁的雜草,無論被酷暑包圍還是被嚴冬侵襲,都要努力不懈地延續(xù)生命。似乎只有人類例外,總想過閑散的生活。但是從整個自然界努力求存的法則來看,人類實在沒有理由不付出更多的努力。

除了時刻“持戒”、“布施”、“忍辱”及“精進”,有時不妨通過坐禪來穩(wěn)定自己的心神,這就是第五種方法“禪定”。時時禪定,就會達到最后的“般若”(智慧),也就是了悟宇宙的真理,達到開悟的境界。這就是釋迦牟尼留下的“六波羅蜜”。

誠如前面提及的,能夠在生命結(jié)束前盡量提升自己身為人類的品質(zhì),才是人類最終極的目的。根據(jù)書籍上的記載,釋迦牟尼在他涅槃(往生)之前就達到了完全開悟,然而開悟的境界是何其高遠?能夠達到開悟的人生是多么幸福,但是或許在數(shù)百萬人之中才能出現(xiàn)一個大開悟者吧!

不過,也不能因為這樣就認為:“再怎么努力也不能開悟,那么努不努力不是都一樣嗎?”這種思維是錯誤的。依我的看法,釋迦牟尼期望的是,人類能夠盡量凈化自己的心靈。因此,人類在往生之前,無論如何都要一步一步地使自己的心靈更趨美麗。這件事對人類而言十分重要。

更具體的說法是,多數(shù)人都希望在自己離開世間時,讓周遭的人都稱贊自己“那個人品行真好”、“他真是個好人”,并以此作為人生的目標。

換句話說,這些人將臨死之前能夠提升多少品行和人格,看成代表自己此生成功與否的人生獎章。至于事業(yè)是否成功、是否擁有博士學位、是否在企業(yè)或組織內(nèi)居于崇高地位,對他們而言是沒有價值的。總之,只要想到這些,心情自然會變得越來越輕松。

事實上,不論眼前是否貧窮、是否罹患病痛,只要下定決心,誰都可以做到讓自己的心靈多一些平靜,讓自己的人格品質(zhì)和靈性多一些提高。

一般人在遇到經(jīng)濟困難或生病時,心情往往會變得比較慌亂。然而,如果能及時改變自己的想法,例如想到“窮有什么關系,三餐還有飯可吃就滿足了”,人生觀自然就會遽然改變,生存的勇氣也會隨之涌現(xiàn)。

然而,也有一些人沉溺于享受安逸的生活環(huán)境,寧可讓自己的心靈維持在貧乏的狀態(tài),他們擔心的只是自己的財富是否減少了。這樣生活的人,再怎么努力也無法創(chuàng)造出人生的價值和個人的魅力。說句真心話,這樣的人生距離生命真正的目的只會越來越遠。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