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裸婚(1)

80后集體奔三 作者:伏建全


當房價越來越高,鉆戒越來越貴,婚禮越來越燒錢,很多人高喊著“我們裸婚吧!”這樣另類的口號,昂首闊步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裸婚,是指不買房、不買車、不辦婚禮,甚至沒有婚戒,直接領證結婚,是2008年興起的網(wǎng)絡新詞匯。這個名詞聽起來陌生,其實在若干年前就實實在在地發(fā)生著,我們的父輩很多人在結婚的時候都是家徒四壁,簡簡單單地搬到一起住就算是結婚了。而如今金融危機、房價猛漲,80后的一代也不得不開始選擇裸婚的方式來解決自己的終身大事。

“裸婚”在2009年不斷上漲的房價“助推”下迅速流行,成為時下80后年輕人的一種新潮結婚方式。對此,很多80后的網(wǎng)友們戲謔地稱,裸婚就是“無車無房無鉆戒,不辦婚禮不蜜月,兩人各出四塊五,領證走進新生活”。

小趙就職于北京一家IT公司,月收入6000多元,妻子瑩瑩在一家化妝品公司任職,一個月也有3000多元的收入。即便如此,買房子對他們來說仍然是奢求。在夫妻倆蝸居的一套出租房里,小趙的電腦屏幕上清晰地顯示著最新的房價信息?!皫啄甑臅r間,北京的房價漲了好多,遠遠超過了我們攢錢的速度?!闭f到房價,小劉苦惱地連連搖頭。

小趙和瑩瑩這對情侶在七年愛情長跑之后,終于在10年春節(jié)之前領了結婚證。“沒買房子就結婚,面子上覺得過不去,所以也沒擺婚宴”,對于小趙而言,婚宴只是一種形式,“一年要喝十幾次喜酒,沒什么新意,還不如請大家吃喜糖”。對于付出去的禮金,小趙認為,辦婚禮只為收回禮金其實并不劃算:買鉆戒和拍婚紗照至少要花一萬,擺酒席最少也要一兩萬,加上婚禮現(xiàn)場和布度蜜月的錢,全算上最少也要3萬多,而收回的禮金也就剛剛夠支出的這一塊,但婚禮前后的準備和后續(xù)工作至少要折騰兩個月,時間和精力都白白浪費了。

對于兩人的“裸婚”,小趙的父母并沒有多大意見,而瑩瑩的父母一開始強烈反對,但時間長了,見沒什么效果,也很無奈,就不再堅持了。

有人針對如今的結婚成本做過一個統(tǒng)計:一般的鉆戒要5000元左右;婚紗照至少4000元;擺酒席按1500元一桌算,如果家里親戚朋友多,二三十桌都不夠;婚禮現(xiàn)場布置加司儀費要3000元左右;度蜜月光在國內(nèi)旅游至少要花4000元,這樣加起來,幾萬塊就沒有了。再加上上百萬的房子和十幾萬的車,簡直讓人咋舌。難怪很多80后都感慨說:“我們已經(jīng)結不起婚了!”

從上世紀50年代至今,人們口中的“結婚三大件”一變再變。50年代,結婚就是吹嗩吶、坐轎子、分喜糖;到了60年代,結婚要訂做大木床、大衣柜和桌椅;70年代的時候,結婚要配齊自行車、手表、縫紉機;到了80、90年代,則必須有電冰箱、電視機、洗衣機,才算成家。

而到了80后的年代,想結婚卻只能“裸婚”。因為從現(xiàn)在的情況來看,80后是目前面臨結婚人數(shù)最多的年齡段,但這個年齡段人群的收入?yún)s相對較低。尤其是1984年以后出生的人,步入社會時間較短,在工作的起步階段收入要更低,更不用提什么存款。80后的“裸婚”其實在很多情況下都是無奈的選擇。

“裸婚”這個詞一出現(xiàn),就在社會上引發(fā)了廣泛的討論和爭議。其中有支持者,也有反對者,還有人表示,這是80后自己選擇的生活方式,應該順其自然。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