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那名給事中居然是馬鈞,陳恭不禁悚然一驚,一股涼氣從腳底升到胸腔。
馬鈞是曹魏朝廷中著名的、也是僅有的一位技術官僚。他在機械方面的造詣早就為人所共知,因此皇帝曹叡征召他為給事中,并成立了一個屬于內(nèi)朝編制的機技曹,由馬鈞任主管。
機技曹名義上是為了研制更為先進的技術兵器,但實際上日常工作卻只是為皇帝曹叡造一些有趣的活動人偶,或者改良一些用于玩賞的小東西。機技曹成立后唯一對軍方作出的貢獻,就是馬鈞設計的一種未命名的發(fā)石車。這種兵器威力巨大,如果大規(guī)模裝備部隊的話將會增強魏軍的攻堅能力;可惜皇帝對這個不感興趣,軍方也就不好說什么,再加上一批好談玄學的官僚故意阻撓,這種型號的發(fā)石車最終夭折在圖紙設計階段。
盡管馬鈞在朝中一直不為人重視,但他的能力還是得到了軍方的關注與賞識。陳恭敏銳地感覺到,這一次馬鈞被郭淮特意征召到天水來,說明魏軍一定正在研制一種新兵器,而且即將--或者計劃--裝備部隊,需要借重馬鈞在技術上的天分。
在冀城附近山溝里的那間正在籌建的大型兵器作坊,很可能就與這件事有很深的關聯(lián)。
“那么魏軍的新式武器,會不會是弩機呢?”
陳恭心想,從其他幾份文件里可以看出,自從王雙戰(zhàn)死以后,魏國軍方一直對蜀國的新型弩機有一種恐懼感,不排除他們把這種危機感轉化成為對弩機的強烈興趣。
他忽然想到了什么,急忙找出“白帝”的文件“嘩嘩”地翻閱,最后把目光停在了一份標記為太和三年一月十日辛未的文件上面。這是一次軍方內(nèi)部的動員大會,郭淮在這次會議上暗示說,魏軍在幾個月內(nèi)就會擁有與蜀軍匹敵的能力,王雙的悲劇將不再發(fā)生。
陳恭第一次閱讀的時候,以為這只是說明魏軍也許只是簡單地增派兵力。但結合馬鈞的調(diào)動、軍器作坊的設立和魏軍方對弩機的濃厚興趣,他意識到這也許意味著一個更加可怕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