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辦法之四,是目前一個很流行的概念 經濟零增長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宣揚 每年的經濟增長必須保持在3%~5% ,否則就會被視為是經濟衰退,所以,解決辦法之四的關鍵就是改變人們的這一觀念。如果我們每年保持一個無論多少數額美元的穩(wěn)固的發(fā)展趨勢,我們還會有這些困擾嗎?
但是,我們還要考慮到生態(tài)的問題。舉例來說,我們除了要照顧財政上的問題,還要顧及到環(huán)境問題。一切物品,從襯衫到洗衣機,都應該是完全可回收再利用的。當你的產品壽命已盡,它們應該回到工廠,進行再次的回收和加工,進入新一輪的生產過程。包裝也應該是環(huán)保的,這樣當你把包裝拆除,你可以隨意扔在后院里,等它們腐爛變質,成為植物的肥料,而不會給環(huán)境造成更多的負擔。必須降低原材料的消耗,使它達到一個平衡,即從原產國流出的和流入的數量應該保持一致。我們種植樹木的速度應該和我們砍伐森林的速度保持一致。我們必須找到礦產的替代物,將礦產充分利用,使得礦產廢物能夠作為原材料使用。我們必須采取實際行動,積極地凈化空氣,并且凈化的程度要等于或者超出我們所污染的程度。
實現這一目標的有效途徑之一,就是大力發(fā)展服務行業(yè),減少制造業(yè)的工作。創(chuàng)造一個服務業(yè)的大千世界。服務,其實是一種虛擬的東西。人們普遍認為,擁有一個私人的傭人比擁有一輛汽車的生活檔次高出很多。確實,雇人開車接送自己,比自己親自駕駛要舒服得多。而每天出入各種高級酒店的滋味也比自己裹著圍裙下廚房更加舒服。正如你所看到的,這不是一個清教徒贊成的,反對大千世界的未來。
與零增長經濟的大千世界觀點相關的(而我個人感覺非常厭惡的)一種觀念,也是很多孩子們喜歡的,就是通過特制的眼鏡和手套,讓所有都成為虛擬的。所有的感受都是通過電腦感知的。一切都只不過是數據而已。一旦你擁有一臺電腦,并把它組裝起來,那么它變成了一切。你會排斥一切雜志和書籍。他們都只不過是文字代碼和圖片文件而已。為什么還要去度假呢?全世界都有攝像頭,通過電腦,你可以足不出戶地欣賞到泰姬陵或者巴西的海灘。加入一個聊天室,感覺會更棒。衣服也都變成神的護身,你可以隨意買賣裝備。你可以用虛擬的家具布置你虛擬的房屋,隨意選擇你喜歡的虛擬的鄰居。
這并不瘋狂,我11歲的兒子不僅把他大部分的時間用于布置他的虛擬房間,更把他的虛擬房間放到網絡上銷售,以賺取虛擬貨幣。當你可以擁有七輛虛擬保時捷,隨意馳騁在任意虛擬的世界,虛擬的城市的時候,你為什么還會在乎是否能夠擁有一輛真實的保時捷呢?而且那些虛擬的保時捷不會撞毀 只要按下一個鍵,它又恢復原狀了。
上述辦法在某種程度上是可以奏效的,因為,正如我先前提到的,我們的大腦是有缺陷的,在網上駕駛一輛保時捷與在現實生活中駕駛的感覺只是有所區(qū)別,二者并不完全一樣,或者正如游戲玩家所說的,有那么點不一樣。但如果這么一點點不一樣,能夠將整個世界從被摧毀的邊緣拯救回來,那也是值得的。讓我們充分利用我們這可憐的大腦吧,直到我們那些生物工程師找到解決的辦法。或許辦法只有一個,就是讓我們的大腦變得更小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