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醫(yī)的藏象之說與西醫(yī)的解剖學

有病不要亂求醫(yī) 作者:孫恩棣


《黃帝內經》之五臟非血肉之五臟,乃四時之五臟。

——惲鐵樵

西醫(yī)傳入中土,中醫(yī)遭受的首要沖擊,就來自解剖學。其實,中醫(yī)和西醫(yī)是“一套臟腑,各自表述”。

中醫(yī)和西醫(yī)的一些名詞,字面相同,指代卻不同。中醫(yī)說一個人“腎虧”,并不等于其“腎臟”出了毛病,說某個人有“肝病”,也不一定就是說他有“肝臟病”。中醫(yī)所說的肝、腎、心、脾、肺,不單純是西醫(yī)解剖學概念中的肝臟、腎臟、心臟、脾臟、肺臟,而是概括了人體某一系統的生理和病理學概念。

中醫(yī)和西醫(yī)的兩套理論,各自獨立,自成體系。明白這個道理,才不至于拿西醫(yī)的邏輯來否定中醫(yī)的合理性。

“藏”(音臟),是指藏于體內的臟器;“象”,是指表現于外的生理、病理現象。唐代王冰注解說:“象”,謂所見于外,可閱者也。這就是說,臟腑雖居于體內,但其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都有征象表現于外,可以被察知。比如,肺藏于體內,是臟;而呼吸是其生理功能,咳嗽、氣喘則是其病理現象??梢哉f,呼吸、咳嗽和氣喘,都是肺所表現于外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現象,也就是肺的藏象。

傳統的五臟六腑,源自中國先秦至漢代時占主導地位的“天六地五”學說。當時人被認為是天地陰陽相合的產物,人的五臟應地之五行,六腑應天之六氣。

《黃帝內經·素問·五臟別論》根據人體內臟的形態(tài)結構及其功能特點將它們劃分為三類:五臟——肝、心、脾、肺、腎;六腑——膽、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奇恒之腑——腦、髓、骨、脈、膽、女子胞。

對人體內臟活動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是基于解剖學的發(fā)展。中國的解剖起源很早,在《黃帝內經》里臟腑的形態(tài)、大小、位置都做了詳細的描述,記載了很多解剖知識。

1972年,湖南馬王堆漢墓出土了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尸,其完備的防腐技術,使尸體經過兩千多年后,尸身依舊有潤澤且柔軟。這顯示當時已有完善的解剖技術,且具有進行人體解剖所需的有效的防腐措施。

《黃帝內經》對臟腑生理功能的認識,是在人體與外在環(huán)境是一個統一體的觀點指導下,通過長時期的醫(yī)療實踐,對活著的人體進行觀察研究,并運用陰陽五行學說來加以論證的。因此,藏象學說與現代解剖學和生理學雖有接近之處,卻還不能完全用現代的解剖生理知識來說明它。心、肺、脾、肝、腎等臟腑名稱,與現代人體解剖學的臟器在生理或病理的含義中卻不完全相同。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