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道法自然,長壽不難(27)

易經養(yǎng)生全書 作者:曾子孟


體內燥熱是怎么回事

有一位朋友,很多年來性情一直煩躁,體溫很高,別人一挨他的身體都會說怎么這么燙,手腳心尤其熱。到了春秋天,口干鼻燥、皮膚粗糙,甚至連胳膊和腿都會干得掉皮屑。

平時不是很愛喝水,除非口渴得厲害,才會痛飲一番。雖然沒有抽煙嗜酒的癖好,但是工作壓力大,忙起來就習慣用一些油炸類的快餐充饑,外出應酬餐桌上也少不了辛辣刺激的食物,有時還會為一些事情大動肝火,去醫(yī)院看后,也吃了不少藥,但沒過多久舊病復發(fā),讓他特別煩惱。

其實,從他的情況來看,他屬于典型的燥熱體質。那么,燥熱體質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我們都知道,一遇旱季,河水就會斷流,人體的津液好比身上的河流,當燥邪侵襲人體,人體內的“河流”即津液就會加倍地消耗,津液代謝失常,必然會導致機體發(fā)生障礙,于是出現口干鼻燥、皮膚干裂、干咳、大便干結等燥邪病證。

燥與肺臟相應,肺是主管津液輸布的,只有肺好好地工作,津液才能順利地走完它復雜的運輸旅程。而天生嬌嫩的肺,喜潤惡燥,一遇到燥邪就會出問題,引發(fā)口干舌燥、干咳少痰或是大便干結等癥象。不僅如此,燥熱體質者除了外表給人粗糙、干燥的感覺外,身體內部也會出現陰精、陰血的枯澀。正如《黃帝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所說:“熱勝則腫,燥勝則干?!比绻藭r對于身體發(fā)出的一些小信號視而不見,繼續(xù)放棄調養(yǎng),甚至還會發(fā)生氣喘、氣急、嘔吐、胸悶等癥象。

燥熱時節(jié),吃點敗火的東西

一到春天,周圍好多朋友都會有出鼻血、嗓子干啞、長口瘡等現象,這是因為春天氣溫由冷轉暖,陽氣開始上升,人體肝、膽、胃腸蓄積的內熱變得躁動起來,容易出現春燥,再加上春天氣候干燥,天氣反復無常,人體新陳代謝的平衡和穩(wěn)定容易出現問題,這樣就非常容易出現生理機能失調而引起“上火”癥狀。

這個時候,吃點被古人稱為“種生”的豆芽,能幫助五臟從冬藏轉向春生,還有清熱、疏通肝氣、健脾和胃的功效。最好的吃法是和肉末一起汆湯,熟了稍微放點鹽和味精即可,不過一定要吃得清淡爽口。燥熱之物一定要忌食,否則就是雪上加霜,如羊肉、狗肉、排骨等都要少吃。巧克力、果脯也是產生“內熱”的源泉,也在忌食之列。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