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人不一樣,同是從農(nóng)村來到海底撈打工的人,對城市物質(zhì)生活的反映不同。北京三店的楊玉梅,是一個陜西農(nóng)村來的姑娘,對她身邊一些同事的變化很看不慣,她在海底撈雜志上寫了一篇《樹高千山忘不了根》的文章。
她在文中寫道:“有一次中午下班,我和幾個同事去逛街,他們每個人都買了零食,一邊走路一邊聊天一邊吃。有一位大姐說,玉梅,你什么都不買,平時也舍不得買衣服,人家都瞧不起你。你現(xiàn)在還年輕,該花的就要花,不花以后就沒有機會了。然后,他們幾個就一起說起來,應該怎么消費和享受。
“我聽了,心里很不是滋味。父母把我們養(yǎng)大,是任由我們在外花錢?現(xiàn)在有的員工進餐館吃一次飯就花幾百元,可是我們的父母卻在家省吃儉用。我的家沒有什么經(jīng)濟來源,我不能和別的同事比。我的家鄉(xiāng)都是以種地為生,我爸爸只有小學文化,為了讓我和弟妹讀書,他去城里打工。
“我以前不知道爸爸在城里打工的辛苦,直到我輟學后也外出打工時,看到那些農(nóng)民工找不到工作時,寧可餓肚子也舍不得買3元錢的面,而我的同事們隨便吃一袋零食就要3元。
“我去西安一個勞務市場找工作,看到一群群或站或蹲的叔叔阿姨都是來自農(nóng)村的農(nóng)民工。他們穿得很破爛,身邊放著我所熟悉的工具箱。他們每天都會在那里等活兒;有的,晚上就在那里打鋪蓋過夜。那個地方,我們村的人最多,不管春夏秋冬,他們總會在那里。在我的記憶中,爸爸每次從城里回來都會給我和弟妹買一些好吃的,而他背著同樣的工具箱。
“我媽媽很善良、樸實。在我的記憶中,她從來沒有買過新衣服,而總是買布自己做。全家人的衣服和鞋都是媽媽做的。冬天是缺菜的季節(jié),媽媽把白蘿卜葉子切碎,放在缸里用鹽腌了。這就是我們家一冬天的主菜,蘿卜是留著過年吃的。過年時,爸爸會買回一袋米,平時就幾乎不買米了。弟弟妹妹不懂事,看到人家小孩吃米飯,就回家要。因此,媽媽做飯有時會做兩樣,米飯給弟妹吃。
“我們家雖然很窮,但很溫馨。父母年齡漸漸大了,身體都累垮了。媽媽的腿兩年前檢查出骨質(zhì)增生,胳膊也很疼,嚴重時都拿不起鍋蓋。她不能自理時,就只能讓在西安打工的妹妹回家照顧。
“爸媽為我們付出得太多了,他們看上去很憔悴。爸爸有胃病,但為了生活,他現(xiàn)在還是每天早起去找活兒干,開拖拉機給人家拉石頭。現(xiàn)在是冬天,我能想到媽媽還是蹲在河邊的大石頭上,趴著洗衣服,她手上裂開了口,就在晚上用一毛錢的棒棒油擦擦。媽媽在冬天會給我們買一元錢的擦臉油,現(xiàn)在我還是用這樣的擦臉油。
“從我懂事起,爸爸媽媽就從來沒吵過架,也沒有同別人吵過架。我出來工作,爸爸對我說:不要跟別人吵架,要多干活兒,少說話,不要在小事上斤斤計較。但在我這個小集體中,我經(jīng)常會聽到一些臟話。有一次我做錯了,一個女孩說,把老子惹毛了,看誰能罵過誰?平時在工作中,有些同事為了一點小事也互不相讓。
“我不知道我身邊這些員工家里是否很富裕,但我估計大多數(shù)情況比我好不了多少。我們在海底撈打工和在工地上打工是天堂和地獄之別,我們每天吃不同的菜、白米飯,下班有暖氣,房間有人打掃。即使這樣,遠在家鄉(xiāng)的母親也很擔心,經(jīng)常問吃得飽不飽?囑咐天冷要買衣服穿。
“而我們?yōu)楦改赶脒^多少?回報了什么?平時有沒有給家里打電話?在寒冷的冬天想沒想過給家里買一臺洗衣機?我身邊有的同事,從來沒有提過父母,一年半?yún)s給自己換了三款手機。我身邊有很多員工,上班幾個月了,從來沒有給家里寄過一分錢。其實,現(xiàn)在海底撈的有些員工已經(jīng)形成一種攀比風氣,發(fā)了工資很快就花光。
“我不能這樣做,因為我不忍心。我的父母雖然沒有給我好的生活條件,但他們把所有的東西都給了我們。為把我們撫養(yǎng)大,他們受盡了辛苦;我們大了,他們又要用全部積蓄給我們蓋新房,卻從不提他們的苦。
“我雖然來到海底撈,過著比以前好得多的生活,但我不會忘記我的父母?!?/p>
在研究海底撈的案例時,我問過海底撈十幾個來自農(nóng)村的年輕服務員會種地嗎,他們都笑著搖頭。
對農(nóng)民工來說,城市的誘惑不可抗拒。城市就是“海洛因”。巨大的城鄉(xiāng)差別把他們從土地里連根吸出來。他們需要的不是種地,而是在城市的生存技能。然而,人不僅是工具,當他們掌握一種技能時,同時也就學會了這種技能的生活方式。
城市是物質(zhì)的,物質(zhì)是供人享樂的,而享樂是無止境的。海底撈是城市物欲橫流的一葉扁舟,不可能不隨波逐流。但是在這條船上的人卻不盡相同。
海底撈需要什么樣的人?
張勇說:“我們無法要求每一個普通員工對海底撈保持絕對忠誠,處處為海底撈想,這不現(xiàn)實。只要他能對自己的家庭負責,為自己的生活和后代負責,那么他就會努力保住這份工作?!?/p>
像楊玉梅這樣的人無疑是符合這條標準的員工。在繁華的城市,做這份被人看不起,又十分繁重的活兒,沒有責任感是堅持不下去,也不會干好的。
張勇很聰明,為了強化海底撈干部對家的責任感,海底撈每個月還給領班以上的員工父母們發(fā)一份工資。錢不多,按照不同干部的等級,每月也就幾百元。
張勇說:“我們的員工大都來自農(nóng)村,他們的父母沒有任何社會保險,海底撈就當給他們父母發(fā)保險金了。如果他們不好好干,他們父母都幫我罵他們?!?/p>
有人說:“張勇真聰明,羊毛出在羊身上,發(fā)給父母的錢本來也是員工的。”
還有人說:“張勇這個人真善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