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李家遷居北京
其實,說到這里,我們都已經(jīng)很明白了,李連英一家人搬到北京生活,表面上的原因是為了到北京做生意,而實際上純粹是被同鄉(xiāng)、同宗、同族的人給擠兌出來的。他們搬到北京生活,那也是實在沒轍了。俗話說得好,"故土難離"啊。
搬到北京生活,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您得真有點兒本事。
說到這里,我想起了唐朝大詩人白居易的一段故事,說的是,白居易年輕的時候,來到當(dāng)時的都城長安趕考,到了長安之后的白居易,拜會了當(dāng)時聞名全國的詩人宰相顧況。沒曾想,顧況并不欣賞這個年輕人,說了這樣一句話,"長安米貴,白居?不易啊。"給白居易氣的,撂下一首詩就走了。后來,這顧況看到了白居易的詩,又趕緊把白居易給請回來了。
您想啊,這白居易好歹還會做詩不是?在那個時代,還能夠被人看得起不是?而這李連英一家在北京能夠依靠什么為生啊?就憑著他們家那點從農(nóng)村得來的可憐的小錢?在農(nóng)村,那點錢可真是不少,可這點錢,到了北京又能算得了什么呢?想在北京城里生活?那可是把在北京城里生活想得太簡單了。
說實話,在北京城里生活,的確是非常不容易的。你一個北漂,要技術(shù)沒有技術(shù),要能力沒有能力,要錢也很少,光憑力氣,哪里有那么好的差事呀?
李連英一家在北京的困難我們是可想而知的。這一大家子人,來到北京,可怎么生活呢?好在是天無絕人之路,這不,李連英的媽媽曹氏在北京不是有個親戚嘛,求求他們家唄。
7、"永德堂李皮作坊"
前門外珠市口大街路西有個同增皮貨莊,是不大的兩間門臉的買賣,賣新貨也捎帶著賣估衣--舊布頭啊,就是相聲里的"估衣"。買進舊皮貨經(jīng)過縫補粘連,一番修飾,就能賣好價錢。曹氏的堂兄就在這里耍手藝,跟買賣皮子的人有拉攏,于是就給李玉成立一個熟皮子的作坊。收生皮子,熟好了再賣給同增皮貨莊,這是一個下等行業(yè)。
熟皮子要經(jīng)過很多道手續(xù),最重要是用硝來揉,皮作坊是離不開硝的。硝有毒,氣味大,辣眼睛,腐蝕手,而且嗆人。揉皮子也要用大力氣,把皮子用釘子繃在地上或墻上,用硝揉完了以后再放進大缸里用水泡,刷洗,帶水撈皮子,很沉,非常費力氣。曹氏也必須跟著干。本來帶血津的皮子,再往缸里一泡,又有芒硝味,一散開像尿池子的尿堿一樣,嗆人,辣眼睛。試想,墻上繃著羊皮、狗皮,院子七八口大缸滿是臭水。夏天,蒼蠅、蚊子滿處飛,地上全是臟血水;冬天,整院子的冰,白天黑夜受臭味薰著。
這樣的作坊北京城里是不容許的,因為它又臟、又臭,只能放在城外邊。南城多在蘆草園龍須溝一帶,西城多在西直門外沿護城河一帶。李玉開的作坊就在西直門外堂子胡同坐東朝西的一座三合房里,門口居然有個一尺多長的木牌子,上面用墨筆寫著七個大字:永德堂李皮作坊。這就是李玉、曹氏到北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