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4桃花源-煉一丸桃花源(1)

世有桃花 作者:安意如


錯過與過錯

他一生編織了許多夢想,大多數(shù)都悲壯地折戟沉沙,難以實現(xiàn)。桃花源是最美妙和被人傳誦的。連他自己也不知道,無意間練就的一丸桃花源,撫慰了多少人的心。

“桃花源”三字落筆便有一種仙意。你是否還有時間,能夠不厭其煩,容我為你講述那武陵漁人的奇遇?就讓我們一起回到理想中的勝境??梢缘脑挘L居此地此生不離不棄。

除了那曾短暫逗留的漁人,再沒有第二個幸運兒到過那里。卑小如我亦難知它在何處。但我相信桃源真的存在,只是,到達那里的契機很微妙??嘈膶ひ捪喔羧f里,若安然處之,興許一夢之遙,一盞茶的冥思就可以抵達。

我還知道,自從這個地方從陶公的筆下幻化成形。它就不再是一個傳說,而是夢不完的長夢,回不去的鄉(xiāng)關,千百年來引無數(shù)人為之魂牽夢縈,尋尋覓覓。

除了《桃花源記》,有多少人還知道“桃花源詩”呢?那一樣是陶淵明的作品,并且,就是為此詩所做注解式的序。結果是,詩漸湮滅不聞,反而是這序,經久流傳,幾與時光同在。

“桃花”這個詞,開始是有些妖嬈的,浮艷的。無論是在《詩經》里,還是在前篇所提及的傳說里,它傳達的意象無不與美貌年輕妖嬈多情的女子有關,直至到了陶淵明的筆下,桃花才別開新境,開始與富饒、豐足、明媚、安然的生活狀態(tài)聯(lián)系起來。

魏晉時人尚清談,重玄異。寬袍大袖,身披大氅,腳蹬木屐,飄然若仙,又或穿行于街市之上,視衣衫軀體為負累,放蕩形骸,醉生夢死之事不勝枚舉。風氣使然,時勢使然。

《世說新語》中每見奇人奇語奇行迭出。初讀令人莞爾,細讀令人心酸,再讀催人淚下。魏晉風流逸興,亂花漸欲迷人眼。初嘗清甜,細品都暗藏澀苦。

人人看來都凜然不可犯,卓爾不群,實則懊郁不安,憂生憂死。清高如五柳先生,能遠俗,憾亦未能忘憂。他雖不滿氏族官宦重清淡,輕實務,耽于宴樂,不理國事,無視民生疾苦,自己何嘗不依賴酣飲,飲必醉,醉避世。詩文品格愈高,內心愈是負累重重。

世人愛讀陶公,愛他歸隱田園詩酒風流,躬耕自足,以物質的清貧換取精神的自由。

為官處處掣肘,眼看無能氏族子弟盤踞高位,自己既無力重振家聲,更無力扭轉現(xiàn)實,又不愿同流合污,唯有掛冠而去。落得清靜?!安粸槲宥访渍垩笔枪_對外的宣言。難與人言的,是壯志消磨后身心的倦怠。

陶公曾寫過這樣一首詩:

少時壯且歷,撫劍獨行游;

誰言行游近?張掖至幽州。

饑食首陽微,渴飲易水流,

不見相知人,唯見古時丘。

路邊兩高墳,伯牙與莊周。

此士難再得,吾行欲何求。

他雖無名利之心,然長存救世之念。現(xiàn)實不允,這矛盾遂成了他終身隱痛,精神上的癥結。每一位蕭索的隱士都曾經歷壯心不已的年代,不然,也無所謂失意。

陶公也曾生猛年少,仗劍遠游。自負才華激揚不輸于古往今來的圣賢,只待時機一至,必能乘帆而起,輔明主,濟蒼生,成就一番功業(yè)。孰料,事與愿違。亂世難遂良人愿,處處梟雄起烽煙,又有幾人真心留他實現(xiàn)濟世理想救萬民于水火。

回望來時路,往來無相知。浩大無垠的寂寞襲擊了他。無助。無力。

他雖未被驚濤駭浪擊潰,卻不免要轉身尋一處凈土去檢點自己。自己認為是對的,應該堅持的信念,就不應舍棄。哪怕世所不容,亦要找一處地方安放,留存。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所以才有了那么多警心的詩文。

在不遠的后來,他如寶藏被人挖掘,先是昭明太子簫統(tǒng)的推崇,逐漸有人理解,追頌。后來的后來,他升騰化成讀書人的精神教父。人們憶念他,玩味他的生活,他的言語,屬于他的每一點細節(jié),他躬耕自足的精神狀態(tài)。

他的詩文,他的理想都成為了眾人共同的精神圖騰。

一切,一切,又如何少得了他筆下的桃花源。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