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節(jié):旅行的33個理由(7)

藍色天堂 作者:畢淑敏


第十九,為了艷遇。

我不喜歡這個"艷"字,覺得風塵詭譎,外帶疊加圖謀不軌。我喜歡干干凈凈的目的,干干凈凈的手段。"遇"就是相逢,可以是遭遇,可以是巧遇,也可以是奇遇……他們都可能導致愛情,但不要懷揣著這樣的企圖出門,去人為地制造曖昧的情愫。

第二十,因為,在路上,已經(jīng)變成一種生活形態(tài)。

我聽一個浪跡四方的女生這樣講,心存憂慮。在路上,除了某些特殊的工種,比如攝影師和地質勘探家,還有考古學家盜墓者等等之外,基本上普通人的常態(tài)是喜歡"安居樂業(yè)"。當然我相信總有一些人的血液里潛藏著不安分的種子,他們更容易放棄安寧的生活而顛沛流離。不過,我總覺得在這種與凡常不同的狀態(tài)背后,有值得挖掘的前世今生。

第二十一,為了找到一個更容易讓靈魂安住、更像家的地方,有一天會去養(yǎng)老。

世界上有這樣的地方嗎?如果有,就在你身旁。如果沒有,找遍天下也杳無蹤跡。如果在家里走來走去找不到家,你地老天荒地尋覓也是白搭。如果你的家不像家,唯一的方法是把它建設成家。

第二十二,為了可以有借口懶洋洋地坐在有陽光的躺椅上發(fā)呆,好像這樣的事情在北京總是太"奢侈"。

你想在北京發(fā)呆,就盡情地發(fā)吧。不奢侈,比到遠方去發(fā)呆,還省錢呢,起碼節(jié)約了路費。所以,想清楚你倒底要從旅游中得到什么,能夠用物美價廉的方式解決問題,達到目的,那是你的智慧。

第二十三,在路上的時候可以聽到脈搏的跳動,知道自己還活著!

說這話的人,可能很少激動加上不是學醫(yī)的出身,邏輯上有問題。脈搏的跳動是聽不到的,我們平常聽到的是心跳。脈搏雖然有時孔武有力,但它是啞巴,只是血流隨著心室的舒張收縮,間歇性涌動的感覺。理論上,只要你心情激動心跳加快,你都會感覺到一種脈動流淌。毫無疑問,在路上,如果走得快一些,你就會感到心跳加速,平日為你所忽視的心臟的蓬勃生機,就會浮到意識的層面。人是應該常常感覺到機體的存在,如果總是對它們視若無物,就會出岔子。它們的發(fā)言一不留神,就是抗議。就是以自己的"怠工"甚至"罷工",以引起你的重視。

第二十四,為了改變命運。

這種旅行的動機,完全可以理解。如果身邊的機會已經(jīng)消耗殆盡,那么,也許只有到遠方去尋找機會。中國有句古話"樹挪死,人挪活",講的就是這個意思。不過,這和一般人的旅游就沒有太大的關系了,屬于謀生,或者叫流浪。在這個過程中,尋找歸宿吃飽穿暖是最重要的出發(fā)點。就算以后發(fā)達了,把這一段描繪的十分浪漫,基本上也是屬于打腫了臉充胖子的身世美容術,和旅游不搭界。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