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躁動的年代(2)

萬科真相 作者:魏昕


不過,第一次到深圳時,王石的感覺卻糟透了,用他自己的話說,當時只想早日結束任務,快些離開這個后來在中國社會發(fā)展進程中抹下了濃墨重彩一筆的小地方。

那個時候的深圳,雖與香港僅一河之隔,但還僅僅是內地各省市通過鐵路出口香港鮮活品的最后集散地。運輸途中發(fā)病或死亡的牲畜、變質的水果蔬菜,都是在這里被檢驗并清除的。而王石本人當時就在深圳筍崗北站檢疫消毒庫現場指導給排水工程施工。王石后來在自己的傳記中是如此記錄當時的場景的:“路軌旁拋扔著死豬,綠頭蒼蠅嗡嗡起舞;空氣中彌漫著牲畜糞便和腐尸的混合臭氣?!?/p>

不僅如此,王石和施工人員睡覺休息的臨時宿舍就搭建在鐵路邊,現場條件很是簡陋。王石曾調侃地回憶說,不僅身體上要承受與蚊蠅為伍的煎熬,思想上更得隨時提醒自己邊境禁區(qū)有明文規(guī)定:“不準收看宣揚資產階級腐朽、頹廢、墮落生活方式的香港電視臺。”

說起對當時生活工作的感覺,王石后來透露,他當時雖然喜歡廣州對外交流的現代氣息,卻并不喜歡自己所從事的職業(yè)。只是那個時候他自己也是處于被選擇的狀態(tài)。而事實上,王石“更向往理想主義色彩濃郁、浪漫刺激、充滿懸念的生涯”。他曾夢想過成為懸壺濟世的醫(yī)生、福爾摩斯式的神探、戰(zhàn)爭風云中的巴頓、漂洋過海的航海者、無線電工程師等一系列令他仰慕的人物。

但王石也強調說,當時有一點他是清楚的:在機會來臨之前抓緊一切時間學習。他自己也似乎在潛意識里為人生機遇的降臨做著某種準備。其中,英語書成了他日常生活中最離不開的一件用品了。

正是在這個學習英語的時間段里,王石結識了他人生中的一個重要人物――暨南大學的英語老師曾昭科。其間發(fā)生的系列故事,是后文將要敘述的內容。

進入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的大幕在中國全面拉開,看似平靜的偌大中國,正醞釀著巨大的創(chuàng)造激情。1980年,是中國改革開放歷史進程中不平凡的一年,也是王石人生中的不一般年份。這年的8月26日,第五屆全國人大第十五次會議批準了《廣東省經濟特區(qū)條例》,同日,深圳經濟特區(qū)成立。也就在這一年,王石通過參加招聘,脫離了他并不喜歡的鐵路系統(tǒng),進入廣東省外經委,履職招商引資工作。

天性張揚的王石此時才仿佛找到了一些人生的感覺,“開始活躍在春秋兩季的‘廣交會’上,經常出入高級賓館,生活方式有點鳥槍換炮的味道”。

不過,王石的人生感覺并沒能保持太長的時間。因為隨后的工作和生活實踐,越來越提醒著好勝的王石,他的上述人生感覺真的來得早了些。

2.被槍打的出頭鳥

從鐵路系統(tǒng)進入外經貿行業(yè),工作和生活中的一切都那么刺激新鮮,王石的人生感覺充滿了興奮,眼里看到的太陽也仿佛每天都是新的。他的全身都灑滿著得意之情。

那個時候,王石每天都早起晚歸,努力工作。用他自己的話說,他想要把耽誤的青春補回來!因為王石明白,作為一個對外的單位,外經委是當時開放的廣東最開放的單位,也掌握著許多人羨慕不已的權利。而一心想要獲得個人成就感的王石,一直盼望的也似乎就是這樣一個人生大舞臺。何況,不久后發(fā)生的一件事更是給了他內心的快感。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