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萌來北京已不覺五年。五年中,真正改變的是,離開校園的一年,開始工作的這一年。
剛上大學(xué),初到北京,滿眼的新奇,跑遍大半個北京城都難以言盡滿心的歡喜。甚至?xí)X得治安如此之好的首都,即使晚上天為被,地為炕,躺得都是那么的舒適愜意。這就是皇城根處,天子腳下?有燈火輝煌的現(xiàn)代,博大恢弘的底蘊(yùn),古香古色的人文,字正腔圓的規(guī)矩??墒?,為什么人潮來了又走,流來又動去。有步履輕快的精英,游刃有余;也有隨波逐流的北漂,游來蕩去。
可是,徐萌的心境,由起初興奮的心境大大消退,消退到了目前的宅居在家。
應(yīng)該說,人在任何的時候,都需要轉(zhuǎn)型,都講究心態(tài)。心態(tài)轉(zhuǎn)變快,那就順利過渡;心態(tài)轉(zhuǎn)變慢,則拖成了更年期。
徐萌目前也遇到更年期。
工作之后,漸漸覺得,這個繁華的城市,已不屬于自己,她的渺小孤單與眾多的高樓林立實(shí)在不相映襯。偌大的城市,卻難以盛放她幼小的心靈。如同一滴水難以見太陽,見到熾烈就會蒸騰的無影無蹤;投擲在人流海洋中,霎時就消失了蹤跡。
反而,喜歡躲在屋里,縮在被窩,在小桌子上奮筆疾書。業(yè)余時間,徐萌幾乎都在爬格子,是各個報紙雜志的特約評論員,專欄作者,業(yè)內(nèi)已是小有名氣,尤其有趣的是她的筆名,曉非。取意躲在名利之下,不被世人知曉,傾聽洞曉是是非非的評論。若說捆綁在辦公室,不是好生活,那么,主宰文字的王國,就會有千軍萬馬的奔騰。那是單純的延續(xù),真實(shí)的品質(zhì),怡然自得,自給自足。
而國企的寬松,又給予了足夠這樣舒活筋骨的天地,這也倒是其默默安心于此的道理。
這就是徐萌,給我一本書,世界讓我哭泣;給我一支筆,我讓世界哭泣。并非哭泣,哭泣怎么能是生活的主旋律?應(yīng)該是感動,所有感動,無論是主動給予式還是被動接收式,都是欣喜。
只是目前,初來乍到,沒有什么人脈,唯一的親戚也被她的清高,驕傲的拒之門外。她不喜歡求人,求父母,求親戚,她痛恨錢財,與所有可能扯上錢的東西隔絕。
還好,在北京,自己有個暫時棲身的場所。公司不給住房,獨(dú)自租住一處,這家是小夫妻倆,出國小住,大概,也許,說不準(zhǔn)什么時候回來。出租,也算是討個人氣,打點(diǎn)房屋,三室一廳的房子,鎖兩居留一居。在北京這個地段,寸土寸金,有些咂舌的貴。這時,徐萌接手了。不一樣的征程就要開始。
家,是個寧靜的,沉淀的,純美的地方。喜歡喝著一杯杯的拿鐵,沒有故作小資,只是體會屬于自己的風(fēng)情。一如校園,與世無爭。
初春,冬老虎出沒。
乍暖還寒時刻,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它晚來風(fēng)急。這次第,不是怎一個愁字了得,是怎一個清字了得。徐萌看著“聲聲慢”,環(huán)繞著家里不住地感嘆。
清,清冷但也清新,清心寡欲,散自散心。
公司因為金融危機(jī),突然沒有什么業(yè)務(wù)。她所在的行政部波瀾不驚。隨著徐萌的戶口順利落京,檔案也隨即存放公司。這在多少人眼中都是眼紅心熱,因為檔案的進(jìn)入就標(biāo)志著成為正式員工,裁員時便會受到保護(hù);而檔案流落街頭的,是合同職工,必要時會被隨時清退。倒是目前,公司還沒有裁員計劃,國企這個龐大的機(jī)器,運(yùn)轉(zhuǎn)吃力,可是不乏動力。不過是招聘停滯了腳步,不進(jìn)不出,養(yǎng)精蓄銳。房地產(chǎn)冬天來臨的保守舉措。
這便是徐萌目前的狀態(tài):生活大致平靜,內(nèi)心總有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