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拳”之厲害,在于一個“裝醉”,表面上看來跌跌撞撞,踉踉蹌蹌,不堪一推,而其實呢,醉醺醺之中卻殺機暗藏,就在你麻痹大意之時,卻挨上了“醉鬼”的狠招。真醉和裝醉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情況,愚者和裝愚者是截然相異的兩種人。玩“醉拳”的,是“形醉而神不醉”,“醉”是“醉”在“虛”處,是迷惑對手,而“拳”卻擊在“實”處,招招乃致命殺手。
裝愚的,是“外愚而內(nèi)不愚”,“愚”是“愚”在皮毛小事,不涉主旨,無關大局,而“精”卻“精”在節(jié)骨眼上,事關一生命運。裝醉打拳乃格斗上乘技法,裝瘋賣傻是人情操縱的一流功夫。那些能夠使他人“買”下自己傻氣的人,正是最為上乘的破局者。他們的成功自古至今皆無例外。
公元239年,魏國的大將軍曹爽,收回了司馬懿的兵權。司馬懿雖然甚為不滿,但一時又無能為力。為了免遭曹爽的再度加害,同時也為了隱蔽自己,以待時機,司馬懿告病居家,不問朝政。一日,曹爽派心腹李勝去探視司馬懿,以查虛實。司馬懿也知道曹爽的用意,因此,當李勝來到時,只見司馬懿躺在床上,兩個仆人正在喂他喝粥,米粥灑滿了前胸。李勝與他說話時,司馬懿故意作出氣喘吁吁的樣子,話也聽不明,說也說不清。李勝回去后,詳細報告給曹爽,并說:“司馬公不過是尚有余氣的尸體而已,形神已離,大人不必再對他有所顧慮?!?/p>
曹爽最感棘手的就是司馬懿,聽到他不會久留于人世,心中無比高興和放心,在朝中更加肆無忌憚了。司馬懿則加緊秘密組織力量。成功地打了一次“醉拳”。249年正月,魏少帝曹芳拜謁高平陵,曹爽兄弟及其親信皆隨同前往,司馬懿乘機發(fā)動兵變,廢免了曹爽兄弟,不久將其全部處死。
司馬懿就這樣以醉拳破除了曹爽的懷疑,進而給自己時機以破了曹爽的局。
要想把醉拳打好,最為關鍵的就是要有“醉相”。只有憑著這醉相,你才能夠忽悠到他人,使人相信你的醉。
醉相何來?古人云:“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变h芒畢露的人很容易遭到別人的非議和敵視,在政治斗爭中尤其如此。善于保存自己,激流勇退,不是消極地避兇就吉,而是為了養(yǎng)精蓄銳,待機而動,這就是韜光養(yǎng)晦。醉相,就來自于你韜光養(yǎng)晦的策略?!吨芤?nbsp;系辭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據(jù),以存身也。”隱藏自己的才華,隱蔽自己的真實企圖或目的,這是力量不足,處于劣勢時保護自己,以待今后東山再起的良謀。善于斷然退避,是一個人博大胸懷的具體體現(xiàn)。
我們再來看看曾國藩的功成身退,看這位清朝著名的謀略家是怎么韜光養(yǎng)晦的。
湘軍是曾國藩親手創(chuàng)辦的,它與清政府的其他軍隊完全不同。清政府的八旗兵和綠營兵皆由政府編練。遇到戰(zhàn)事,清廷便調(diào)遣將領,統(tǒng)兵出征,事畢,軍權繳回。湘軍則不然,其士兵皆由各哨官親自選募,哨官則由營官親自選募,而營官都是曾國藩的親朋好友、同學、同鄉(xiāng)、門生等。由此可見,這支湘軍實際上是“兵為將有”,從士兵到營官所有的人都絕對服從于曾國藩一人。這樣一支具有濃烈的封建個人隸屬關系的軍隊,包括清政府在內(nèi)的任何別的團體或個人要調(diào)遣它,是相當困難,甚至是不可能的!
湘軍成立后,首先把攻擊的矛頭指向太平軍。在曾國藩的指揮下,湘軍依仗洋槍洋炮攻占了太平天國的部分地區(qū)。為了盡快將太平天國的起義鎮(zhèn)壓下去,在清朝正規(guī)軍無能為力的情況下,清廷于1861年11月任命曾國藩統(tǒng)帥江蘇、安徽、江西、浙江四省的軍務,這四個省的巡撫(相當于省長)、提督(相當于省軍區(qū)司令)以下的文武官員,皆歸曾國藩節(jié)制。自從有清以來,漢族人獲得的官僚權力,最多是轄制兩三個省,因此曾國藩是有清以來獲得最大權力的漢族官僚。
對此,曾國藩并沒有洋洋自得,也不敢過于高興。他頭腦非常清醒,時時懷著戒懼之心,居安思危,審時韜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