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霸王別姬》里有個對白,學生抗日游行,一路過的人說:“一個個都忠臣良將的模樣,這城外就是日本兵,打去呀?敢情欺負的還是中國人哪!”另一個接口道:“瞎哄唄!學生都火氣大,沒娶媳婦,又沒錢找姑娘,總得找地方撒撒火不是?”
真正要他上陣不敢,只想找個機會撒火,這簡直就是對憤青最為精到的掃描。這樣的例子無非說明憤青都是一些外表強大、內(nèi)心怯懦的家伙,是一群紙老虎,虛張聲勢,稍不留神就會露餡。
憤青的怯懦我是領教過的。中法關系十分緊張那陣子,我發(fā)出了不抵制法國貨的聲音。有憤青人肉搜索到我的手機號,打電話來恐嚇我,其中有一個叫我出門小心一點。我當時就回他一句:“有種你就直接找上門來,不要偷偷摸摸地守在我出門的路上?!碧拐\地說,說這話之后我確實有點擔憂,要知道,我在明處,憤青在暗處,防不勝防。但此后除了在網(wǎng)絡之上,一直沒有憤青騷擾我的生活,我想恐嚇只是那個打來電話的憤青的“紙老虎招式”,即便他跑到我家里來潑糞,我仍然會把他看成孱頭——手段的卑劣,越發(fā)見出內(nèi)心的孱弱。
其實,憤青的“紙老虎招式”古已有之。大清國鬧義和團那陣子,大清國的憤青們都把自己吹噓得神乎其神,說自己刀槍不入,讓洋人的槍見了女人的月經(jīng)就會啞掉。那架勢真的很嚇人,然而真的碰到洋槍洋炮時,都趴下了,連“神鞭”也不管用。
憤青們看起來是很強大,骨子里很懦弱。平時,都說中國人是一盤散沙,也就在搶購打折貨的時候見到萬人潮涌的壯觀,否則哪能見到萬人上街去潮涌呢?不怕被抓進局子里去?不要緊,只要打著愛國的旗號就等于披上了合法的外衣,就可以潮涌了?!皭蹏髁x”大旗一扯,一批批跟風,人多勢眾,多壯膽啊,想罵誰就罵誰,想打誰就打誰,又不用坐牢,說不準還博個先進哩。憤青這點出息,總要為自己的行為貼上“愛國”的標簽,才可以壯起膽子說話做事。這讓我想起一句名言,好像是這樣說的:愛國主義是懦弱者或者無恥者最后的遮羞布。
而別人跟他們稍有異議,就群起而攻之。往往不是就事論事,有理講理,而是用“政治正確”、意識形態(tài)和道德優(yōu)越來打壓異議者,不假思索地罵他們是漢奸、賣國賊。這事實上是將自己擺在了“政審”的官方位置,有這個“官方的背景”,怎么能不底氣十足、抬頭挺胸?說話的調(diào)兒都高八度。
倘若內(nèi)心很強大,是不必在乎別人站出來提出異議的,不至于一聽到不同的聲音就要跳將起來,罵將過去。神經(jīng)脆弱如此,不是懦弱的表現(xiàn),莫非還是強大的表現(xiàn)?內(nèi)里懦弱,又要顯得自己很強大,只好裝成老虎,只唬得了無知的小孩,唬不了稍為清醒的成人。
在憤青那里,愛國經(jīng)常并不是我們想象的那么崇高偉大,也有“成本核算”。比如,憤青要是反拆遷,反城管,風險就會很大,這一反就可能觸到某些人的利益,說不定要遭打擊報復呢,所以最好還是不要反。離自己越近的越不能反,要“近交遠攻”,要“異地監(jiān)督”,離得越遠的越好反。反正憤青反法,法國總統(tǒng)也不會來找他們的麻煩,卻得到了“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盟友同胞的稱贊,可謂成本小而收益大,是件劃算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