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代序:“我的生命就寄于責任一念”

我與中國民主同盟 作者:梁漱溟


代序:“我的生命就寄于責任一念”

——寄曉青甥

青:

你不夠了解我!我這里沒有旁的念頭,只有一個念頭:責任。譬如我文內(nèi)說:“抗戰(zhàn)中奔走團結(jié),勝利后爭取和平,逐逐八年,不敢惜力;一旦料知和平無望,即拔腳走開,三年不出;要無非自行其所信,一貫而不移?!逼渌腥绱硕蝗绫苏撸允瞧渌湃绱?;而其所以能堅持乎此,力行乎此,不怠不懈者,那就是責任心了。在我這里雖不能無人情,卻不許有俗腸。像小資產(chǎn)階級的向上爬心理,可說自幼沒有。像小資產(chǎn)階級的逐求趣味心理,像革命黨人的仇恨反抗情緒,在我這里如不能說完全沒有,亦只是洪爐點雪。我的生命就寄于責任一念。處處皆有責任,而我總是把最大的問題擺在心上。所謂最大的問題,而我亦沒有把中國問題只作中國問題看。不過作為一個中國人要來對世界人類盡其責任,就不能不從解決中國問題入手。在最大的問題中,我又選擇最要緊的事來做。例如:抗戰(zhàn)之時,莫要于團結(jié),就致力于團結(jié);當建國之時,莫要于和平,就致力于和平。一旦和平似乎有成(1946年1月底),而事情有比參加政府更要緊的,馬上就轉(zhuǎn)移其致力之點。又一旦料知和平無望(1946年10月底),而事情有比武裝反蔣更要緊的,同時自己又不贊成武裝斗爭,亦就馬上轉(zhuǎn)移其致力之點??傊?,從來不做第二等事。由于總在最大問題中追求其最要緊的事情,久而久之,我所關(guān)心的,旁人往往不如我關(guān)心;我所能做的,旁人往往不如我能做,好像責任集中于我一身。既有“四顧無人”之概,不免有“舍我其誰”之感。像這樣數(shù)千年悠久歷史之下,像這樣數(shù)萬萬廣大人群之中,而“認識老中國,建設(shè)新中國”這句話,只有我一個人最親切;責任演到這步豈是偶然?固然沒有什么“天”降之命,而正有其莫之為而為,莫之致而致者在。是事實如此,不是我自負。自然如你所云“背了包袱”是要不得的,但你如其離開這個有特殊任務(wù)在身之念,又怎能了解我!

這是不免于自大的;這樣說話是難免引起人家反感的。然而我的生命正在此。我在危難中所以不怕死,就是覺得我不會死。特別是像香港脫險之時,那時《中國文化要義》還沒有寫出來,萬無就死之理的?,F(xiàn)在雖然不同那時,然而亦還有沒有做完的事(非我做不可的事)。這話不對旁人說,但對你卻希望你了解,而不怕你說我說大話。

漱溟

10月21日

注:這是1951年先生寫的一封家書,寄給外甥鄒曉青的。鄒曉青是先生的大妹妹之長子,上世紀三十年代初參加愛國進步運動,1938年赴延安,1951年時工作于《東北日報》(沈陽)。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