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飯館吃飯的時候有個習慣,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從不吃剛上的菜,從來不會和大家一起把筷子伸向剛端上來的魚或肉,任何東西。我說是教養(yǎng),他們非說是怪癖。無論是什么,這說明了我對待事物的態(tài)度――在最初,我總是有所保留。
這個習慣盡管奇怪,卻沒有像另一個習慣那樣給我?guī)砺闊┄D―那就是接到別人禮物或者接受別人好意的時候,我和別人的表達方式不同。
在我不滿二十歲的時候,有一次徐晨為了看到我欣喜若狂的樣子,在冬天不知從哪買來了一束鮮花。那年月,全城沒幾家花店,買花的事在學??伤闶锹勊绰?。但這本可引起轟動的浪漫行為并沒得到預期的反應,我以出奇的平靜地接受了鮮花。徐晨一直對這件事耿耿于懷,在我們分手時還特意提起,以證明我的冷漠無情。我并不是不欣喜若狂,但我羞于表達,我認為因為收到別人的禮物就欣喜若狂有失體面,當眾表現(xiàn)出來就更不可取,所以通常越是欣喜便越是冷淡。后來我才知道別人都不這么想,我對別人禮物的回報必須是欣喜若狂,于是便模仿著別人,模仿著電影的女人開始大聲尖叫:“真是太美了!這是我收到的最好的禮物!”以后,沒有人再抱怨。
我知道許多人習慣夸大他們真實的愛意或好感,而我習慣于掩飾。
所以,你應該明白,為什么“克制”對我來說是最值得尊重的品質。
克制是尊嚴和教養(yǎng)的表現(xiàn),必須借助于人格的力量。那些下等人總是利用一切機會表達發(fā)泄他們的欲望,而軟弱的人則總是屈從于欲望,他們都不懂得克制。
在這么一個張揚個性的時代,更加沒有人視克制為美德。
對陳天的愛情我準備放棄反抗,不再掙扎,聽之任之,因為他的克制,他便應該得到獎賞,得到他想要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