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英宗至文宗年間(公元1321年~1332年),朝廷翰林院中先后有兩個非常出名的學(xué)士,一個是阿魯威,另一個是王元鼎。前者是蒙古人,一心傾向漢文化,偶像是寫下《九辯》的宋玉;后者據(jù)說是漢人散曲家,也有人說其是西域人玉王元鼎,后人筆誤才給他換了名字。不管怎樣,這兩個人皆是飽讀詩書的名士,至少他們的學(xué)士和內(nèi)涵得到了朝廷的認(rèn)可。
本來兩人并不相熟,但是在一個女人的心目中,他們二人站在了同一個天平之上。這個女人便是當(dāng)時的名妓郭氏順聊。元代前期三大雜劇、散曲的歌唱大家包括順時秀、朱簾秀和天然秀,而順時秀指的便是郭氏。
郭氏容顏秀麗,姿態(tài)嫻雅,性格溫柔可人,她所唱的閨怨劇經(jīng)常流行于大江南北,轟動一時。阿魯威對郭氏非常迷戀,只要一有時間就到青樓里聽她的戲,二人私下也常坐下來喝酒聊天,阿魯威一心把郭氏當(dāng)作紅顏知己。有一次阿魯威聽人說郭氏很欣賞翰林才子王元鼎,便去找郭氏問個清楚,想知道她到底更喜歡誰,但是又不好意思開口,于是拐著彎地問:"郭小姐,我寫的詞和王元鼎相比,你覺得誰寫得好?"
郭氏啞然一笑,心知他要試探自己的心意,于是淡淡地道:"如果要是比治理國家、整頓地方的能耐,自然王元鼎是比不過大人了;不過若言風(fēng)花雪月、兒女情長,王元鼎自然比大人懂得憐香惜玉多了。"阿魯威聽完一怔,隨即哈哈大笑。郭氏這個回答,可謂絕妙了。如果說做大事,是他勝了一籌,這種夸獎對男人來說自然再好不過,哪個男人想被女人說成沒有能耐的主兒。然而郭氏又說自己不懂憐香惜玉,看似貶低,實際上是怪自己太不解風(fēng)情,看來她對自己還是歡喜的。
作為一個名滿天下的歌妓,如果沒有一張會說的嘴,如何能哄得男人開懷。俗語有云:"婊子無情,戲子無義",言語間貶低之色大現(xiàn),但這樣的形容未必不是中肯。妓女名伶?zhèn)優(yōu)榱松疃鲅杂懞糜袡?quán)勢的男人實屬尋常,阿魯威被郭氏三言兩語給哄住,只能說他"英雄難過美人關(guān)"。古往今來,即便是再有胸襟的稱霸者,依然在乎心愛的女子對他的看法。
阿魯威身在官場,前半生可謂意氣風(fēng)發(fā)。他才學(xué)可人,仕途順利,言辭間免不了豪興勝人??墒撬麉s偏偏喜歡戰(zhàn)國浪漫詩人宋玉的詩,覺得宋玉的詩歌沉郁博大,內(nèi)容厚而不冗,因而他自愿追隨這種風(fēng)格。不過,因為他是北方人,是以他的詞曲里亦存在豪邁的風(fēng)格。一半沉郁一半豪放,使阿魯威的曲子"如鶴唳高空",既動聽,又能將人帶入凌云之端,感受爽朗的氣質(zhì)。
問人間誰是英雄,有釃酒臨江,橫槊曹公。紫蓋黃旗,多應(yīng)借得,赤壁東風(fēng)。更驚起南陽臥龍,便成名八陣圖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東。
阿魯威《蟾宮曲·懷古》
阿魯威的這曲《蟾宮曲》是懷古之作。但凡了解三國英雄人物,應(yīng)該猜得到曲中前三句話所說的是曹操、孫權(quán)和諸葛亮三人。世間誰是英雄?作者首先讓自己站在了赤壁之頂,睥睨天下,放眼千秋。蘇軾當(dāng)年的赤壁一詞推崇的是意氣風(fēng)發(fā)的周公瑾,然而,語調(diào)在急轉(zhuǎn)直上后卻于詞尾蕭條下來,道自己太多情,人生才會那般復(fù)雜。阿魯威的《蟾宮曲》不同于蘇軾對人生無常的感嘆,而是品評歷史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