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資私生活實錄:李清照
在封建男權社會里,能夠為才女爭得一席之地,且光芒萬丈,千古不散,巍然屹立于詞壇而毫無遜色的,除了李易安,恐怕找不出第二個人了。而關于李清照詞學的研究歷來也頗多。大體上,人們把李清照的詞作分為前后兩期。早期詞作風格柔美、活潑,既有閨中女兒的自由,也有新婚燕爾的快樂。其中最為人所稱道的當屬兩闋《如夢令》: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兩首詞放在一起對照,可以比出諸多相似之處。旅游、吃酒、泛舟,第二天睡醒了,伸個懶腰,似乎沒能散盡昨夜的濃酒,閑來無事,和丫鬟"斗嘴",輕松快樂,饒有情趣。第一首小令中說"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沒有點明是和哪一個親友出去游玩?但可以從詞作中推測,她的郊游無比快樂,"盡興而歸",恐怕驚起鷗鷺的時候,也同樣換來了她歡愉的笑聲。
不用上班,不擔心遲到,高興了還可以喝兩杯小酒,才子佳人們一時興起,提筆成文,一場風花雪月的浪漫故事說不定就此發(fā)端。以今天的眼光來看,能夠隨意支配自己的時間,呼朋引伴休閑度假,睡覺睡到自然醒,實在是"樂活"一族。由此看來,李清照既有曠世奇才,也擁有當之無愧的小資情調。
李清照能夠在北宋詞壇聲名鵲起,不僅僅是個人才華的積累,也是歷史的一個機緣。她生于北宋官宦之家,是標準的大家閨秀。資質聰慧,再經(jīng)過藝術的熏陶和洗練,自然萃取出鐘靈毓秀的神采。就如同"紅樓"中的小姐們一樣,個個都是舞文弄墨的行家里手。
可是,在封建社會,女人的"名"和"命",不僅取決于自己的才華,還常常依賴于家庭和婚姻的支撐。探春才自精明志自高,可惜身逢末世,遠嫁之后也只有草草收場。寶釵也是現(xiàn)代知性女子的典范,不料嫁了寶玉,后半生不但要獨守空房,再好的詩也沒人欣賞了。而中國古代四大丑女,因為才華橫溢,嫁得都是位高權重,非富即貴之人,所以全都流芳百世。故而,時至今日,仍然流行這樣的觀念,"生得好不如嫁得好"。
找到一段美好的姻緣,往往可以成全女人的一生,李清照就是一個成功的典型。
李清照生在士大夫之家,十八歲時嫁給宰相之子趙明誠。夫妻二人志同道合,常常一起勘校詩文,收集古董,既是同舟共濟的伴侶,也是志同道合的朋友。有故事說,他們常常于日暮黃昏,飲茶逗趣。由一人講出典故,另外一人說出在某書某卷某頁某行,勝者可先飲茶。據(jù)說有一次,趙明誠說錯了,李清照飲茶時"撲哧"一笑,弄得茶沒喝到嘴里,卻潑了自己前襟一身茶水,夫妻樂翻天。由此,也留下了"飲茶助學"的美談。
當年二人生活,全在情趣之上,詞賦唱和,互相欣賞、愛慕,簡直是神仙美眷。用童話故事的結尾來說"他們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即便夫妻小別,也是相思無盡,那份孤獨和寂寞只是一個幸福的少婦對愛情的依戀,所謂"愁緒"寄給趙明誠之后,也就化作了縷縷甘甜。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據(jù)說這首《醉花陰》寄到趙明誠手里后,老趙自嘆弗如,慚愧得很。但是男人的自尊激起了他的好勝之心。他閉門不出,謝絕見客,廢寢忘食大寫特寫了三天三夜,高產(chǎn)了五十闋詞。然后把李清照的這首混雜其中,請哥兒們陸德夫鑒賞。陸兄再三玩味,認為只三句絕佳,老趙抬眼一看,均為易安之作"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當然這只是元代《瑯嬛記》中的一個故事而已。但是,據(jù)趙明誠過往行為,和與李易安的感情來推測,恐怕明誠君不會像一般男人那樣大為不悅,而是會非常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