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1)

縱橫十六國 作者:陳羨


《縱橫十六國》是我自1999年夏天開始在網上陸續(xù)寫作的一部系列作品。當時,我在浙大讀研,各類事情繁雜,因此寫作也常有間斷,到第四部完成時,已經是2001年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了。從那時至今,屈指算來竟已有整整五個年頭?;叵氘敵?,自己經常是不知疲倦地趴在電腦前敲鍵盤到后半夜,直到把一章完成貼到網上,才會感到一絲滿足的睡意。不知道是該說現(xiàn)在人老了,還是該說那時太瘋狂,自己都難以相信自己當初的那份投入與執(zhí)著。

寫這本書的起因,是因為讀《晉書》時,看了不少英雄人物的事跡,除了免不了會有的崇拜與向往之外,也頗有一些感慨,于是就開始在論壇上發(fā)表一篇篇內容連貫而又各自成章的短文,本來只是想評論一下這些歷史事件和人物——細心的讀者也許會注意到,在本書第一部中議論的段落相對比較多。然而寫著寫著,自己逐漸深入地了解了這段歷史,覺得它在中國歷史上具有非常獨特的地位,而這樣一個承前啟后的重要時代,知道的人卻還寥寥。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不少,比如傳統(tǒng)史家受漢族正統(tǒng)觀念的局限,無法客觀完整公正地對待和研究五胡歷史,很多人都認為那是一段漢人的苦難史、恥辱史,刻意去回避和歪曲它。近些年來,研究魏晉南北朝各類專門史的學者雖然日益增多,研究性著作已然數不勝數,面對廣大普通讀者的歷史讀物卻大多仍在討論漢唐明清等朝代的話題,這不能不說是個遺憾。倒是在網絡這一新興媒介上,越來越多的人關注起這段常被遺漏的歷史,也有越來越多受到好評的相關作品出現(xiàn),對于普及歷史知識起到了奇效。從一個普通讀史者的角度,而不是從一個歷史研究者的角度出發(fā),來介紹和評論歷史,恐怕是現(xiàn)今這個時代新的治史方式吧。本來,歷史這個東西,就不應該只是文人學究案牘翻閱的艱深工具,還應該是老百姓茶余飯后的通俗談資。我選擇通過史實來談論問題的方式,就是認為這樣的形式比那些無聊淺薄甚而枯燥的空談(或者爭吵)顯得更有意義。

把整本書分成四個部分來寫,是我起筆不久就已大致構想好的,到了具體實施時,每一部分的側重點甚至文筆風格就會有或多或少的差異:寫第一部的時候我的側重點還停留在一些特定的歷史事件上,著重于那場大動亂中以匈奴為首的各少數民族的表現(xiàn);而在第二部中我則把注意力放在了一個自己很感興趣也很佩服的家族身上,用一半的篇幅寫了慕容家族史(另一半是后趙興亡史);我最喜歡的君主之一就是苻堅,第三部我寫了他,把他當作英雄(當然很多人不這么認為)來寫,不過越寫越覺得快成了一部斷代史;到了第四部,自己的很多觀點也有了一些改變,雖說很想寫成拓跋氏的發(fā)家史和統(tǒng)一北方的進程史,但最終所表現(xiàn)出來的卻是大時代中各民族的興亡。如果從縱向的角度來看,第一部寫的是后趙時代,或者叫石勒時代;第二部是慕容時代,或者說是鮮卑人的崛起;第三部則是苻堅一個人的時代(王猛可以算作重要配角),或者說是前秦時代;第四部就是不折不扣的群雄時代了。書的全名叫作《縱橫十六國,煮酒話英雄》,其本意就是要討論所謂的英雄人物(至少從我的角度來看是這樣的,但恐怕無法面面俱到),所以除了以上的主要人物外,每部中都安排了一些篇幅描寫其他的英雄,比如第一部中的劉淵、李雄、陳元達、張賓、劉琨、祖逖,第二部中的石虎(雖然是個暴君)、張重華,第三部中的桓溫、姚襄、慕容垂、苻融,第四部中的苻登、姚萇、慕容垂、姚興、沮渠蒙遜、赫連勃勃、崔浩、劉裕(對于這個人物,我所能給他的篇幅是相當有限的,我很愿意在本書的續(xù)作——一本關于南北朝的書中著重寫寫他)。英雄人物很多,是因為歷史給他們的機會很多,舞臺很大,他們各自的不同表現(xiàn),正說明了群雄逐鹿的大分裂時代的豐富多彩。

關于民族紛爭時代的歷史,如前所說,國內不少人常常有狹隘而帶有偏見的觀點,這原本無可厚非。中華民族綿延至今,積壓了太多沉重的歷史包袱,想要輕松豈會如此容易。不過,我想到我的一個加拿大朋友曾經對我說的一句話,他說:“一個國家(他的本意自然是在說加拿大)就像一個巨大的舞臺,每一個民族,每一個人都有足夠的自由,去做他們想做的,去展現(xiàn)屬于他們的東西?!蔽野堰@句話留給讀者思考。

本書寫到第三部時我?guī)缀醴艞?,真正寫完的時候正值我心情不佳,杜甫說“文章憎命達”,的確不假。這期間需要感謝的,是多讀的幾本閑書——黎東方先生的“細說歷史系列”。黎先生在他的《細說三國》一書的開篇,有一段很精彩的開場白:

“西洋人談西洋史,常常有某一民族衰亡,另一民族繼起的說法,或是某一文化崩潰,另一文化誕生的說法。湯因比(Arnold Toynbee)與前人不同的地方,是改用‘社會’一詞,代替‘民族’或‘文化’,并且補充了一點:某一社會崩潰之后,其構成要素可能被次一社會所局部保存。湯因比喜歡說,‘中國社會’在佛教進入之時已經崩潰,此后不再有中國社會,而只有‘遠東社會’。

……

“在實質上,中國史與西洋史不同。我們的周朝,十分燦爛,卻不是曇花一現(xiàn)的希臘;我們的漢朝,十分雄偉,而不是一衰而不可復興的羅馬。我們中國人具有西洋人所沒有的韌性,我們的朝代雖有興亡,國勢雖有盛衰,而我們的民族自從埃及、巴比倫之時便一直屹立于東亞,不曾死亡,而且繼續(xù)發(fā)展。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