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早期探索:鴉片直銷東南沿海
伶仃洋走私基地形成后,除了珠江三角洲的中國鴉片販子來此購買鴉片外,沿海各省也多有鴉片走私商前來洽購。1832年,兩廣總督李鴻賓奏道:伶仃洋在“大洋之中,四通八達,不惟附近奸匪駕艇私往價買,凡通洋各省,無不航海而來,藉販貨為名,駛向伶仃,暗購煙泥(鴉片),揚帆以去,是外海分銷之路,天下皆通……今則福建之廈門、浙江之寧波、直隸之天津,俱有海船直達伶仃,與夷船私相授受”。
同時,馬地臣等鴉片商在競爭壓力和暴利的驅(qū)使下,也以伶仃洋為基地,積極到中國東南沿海開拓鴉片市場。
早在1806年,麥尼克為逃避廣州方面對外貿(mào)的管制,曾經(jīng)將孟加拉國棉花運到廈門附近的沿海一帶售賣。不過,較早將鴉片運到沿海一帶進行走私販賣的,則是馬地臣。
1823年,當鴉片價格暴跌時,與西班牙人伊沙瑞合伙成立伊沙瑞行的馬地臣一度為自己“暗淡的、不幸的前途”而擔憂。在頭一年“公班土”漲價時,伊沙瑞行大量囤積,試圖壟斷“公班土”市場,沒想到廣東地方政府實行禁煙,導致“公班土”價格暴跌。在大批鴉片存貨無法脫手,而長期賒銷給煙販風險又太大之時,馬地臣決心試著派遣“一個遠征隊去開辟中國東海岸的走私貿(mào)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