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紅衣落盡渚蓮愁㈠

荷殤:半面妝 作者:蘇凌素心


智遠(yuǎn)又送來了抄好的經(jīng)書,我瞇著眼睛看了一眼。這兩年果然又進(jìn)益不少。

智遠(yuǎn)本人似乎已經(jīng)漸漸褪去了那份青澀,言行舉止均比以前老練了許多,許是多年接觸達(dá)官貴人,逐漸養(yǎng)成了通達(dá)圓滑的手段。

“王妃的字體娟秀,一日千里,小僧佩服之至?!?/p>

“是么?”那個“永”我還是寫得沒有力度,缺乏偉岸和大氣。難道女子想學(xué)書法都會遇到此樣的瓶徑之處么?

“瑤光寺的香火如何呀?”我淡淡地問了句。

“回稟王妃,托王妃的福,香火甚是鼎沸,只是前日主持方丈說前殿的佛像漆掉了不少……”他的話,和鐘磬聲一般,清澈過后,是余音裊裊。

“這話是什么意思?怎么托了本宮的福?修繕廟宇,不是要等咱們殿下的旨意嗎?”我瞥了一眼這個小和尚,心里暗笑,居然跑到我這里挖墻角來了。

“主持說,這王府的事都是您當(dāng)家,和您說了,就等于和湘東王殿下說了……”他的笑容里流淌著綠葉的生機,我覺得甚是舒服。

“士別三日,果真要刮目相看了。你到是越來越會說話了……”我站里身來,撥弄著一盆新移栽的一朵青蓮花。

“滿月為面,青蓮在眸,本宮似乎還記得晉安王這句話,看來這佛眼真的亮了。既是睜著眼睛,難道看不到大梁目前正元氣大傷嗎?你到是挑著時候,來和本宮要銀子來了?”

青蓮花因色青而得名,葉子狹長,近下小圓,向上濺尖,青白分明,形似眼睛,世人常以其象征菩薩佛眼。

“王妃此言差矣?!敝沁h(yuǎn)阿彌陀佛了一聲,說道:“若是您肯施舍,實在是一舉三得……”

哦?我停止了手中的動作,眉頭一挑,“一舉三得?”

智遠(yuǎn)的眼睛眨了眨,和那猶如佛眼的青蓮花相襯,愈發(fā)顯出那種凡夫俗子的智慧來:“若王妃肯施舍,那感恩戴德的豈能只有本寺院僧?一方面滿足了佛祖的體面,另一方面則滿足了百姓的心愿,最重要是百姓對殿下的仁政會感激涕零……王妃您也是功德無量……”

我笑了,其他的倒是小事,若對他的功業(yè)有利,自然可以去做。

“本宮終于知道,為什么住持會派你來王府了?”我邊說邊取下一片發(fā)黃的荷葉,輕輕擲向盤中。

“???”他顯然被我忽然迸出的話語震了一下。

郁悶的心有些漸漸得舒緩下來,我揮了揮手,招呼過來明珠?!案嬖V清漣姑娘,準(zhǔn)備一下捐建遙光寺的銀兩……”我由于懶散,已經(jīng)把部分事物教給清漣打理,她的聰慧,足以堪當(dāng)此任。在他的妻妾里,這是唯一值得我信任的人了。

智遠(yuǎn)的神情驚愕,顯然沒料到我這么痛快就答應(yīng)了下來?!澳饝?yīng)了?”

我點頭默認(rèn)。

“阿彌陀佛,我佛慈悲,小僧會記在功德簿上,萬載留存……”他掩飾不住內(nèi)心的雀躍,臉上是卸了大任般的放松。

“等太子的祭期過后,本宮會親自去寺里參拜……”有些事,我自是不能和外人訴說,蕭繹的心胸永不能和太子相比,我做這些,只不過是想為蕭氏子孫積些德罷了。

“如此,那小僧就去稟告主持……”他說完,恭敬地行了一禮,歡然而去。

“王妃,此人真是有才,只可惜遁入佛門了。若能報效朝廷,必然有所建樹……”明珠邊遞上一杯淡茶,邊惋惜。

“那倒不一定,”我搖頭,“南北兩朝目前最得寵的就是僧尼,在這個佛法大于天的朗朗乾坤里,還有誰比佛門弟子最金貴的了……”

“這可倒是有道理……”明珠從我的語氣中聽出了幾分無奈,只好壓低了聲音,接了一句。

我卻沒容她喘息片刻,接著說道:“若是沒于官場,整日里忙于稻梁,就會埋沒了這份才氣……陶淵明不肯為了五斗米折腰,就是為了保住那份清高的德行不被污濁的穢氣熏染了……難道僅僅是為了不事權(quán)貴,顧及自己的面子么?”

“王妃說的是……”

我知是自己的驚世高論震懾了她,連忙讓聲音低了下來:“清漣怎么還沒有到?”

“是……她說給王妃做好了蜜汁甜湯就過來,這會也該到了……”

不僅僅是明珠,連我亦覺得詫異。她做事一向穩(wěn)妥,從來沒有這般延誤過。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