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葉而知秋,很快就又到了秋天。江水依舊東流,落花被風(fēng)吹散。木葉空寧,山容已瘦,誰人能解愁滋味?人生難得知已有緣人。
九月初九,照慣例,這是府中必不可少的家宴。許久沒有這樣團(tuán)聚了,大家竟然意外地都坐在一起。
此時(shí)的我,正注視著眼前的夫君。他雖眇一目,卻才辯敏速,冠絕一時(shí),所著《孝德傳》、《忠臣傳》、《丹陽尹傳》,世人皆贊。
蕭繹顯得沉悶,自顧低頭飲酒。而每個(gè)人都似乎更多了一份復(fù)雜的心事,氣氛異常緊張。
他喝得有些醉意,終于站立了起來。朦朧中一揮手,忽然說道:“芙蓉,給本王彈奏一首《胡笳十八拍》……”
所有的人豁然一驚,“芙蓉”這個(gè)名字已經(jīng)沒有膽敢在我面前提起。
只有他,似乎忘記了發(fā)生的一切,依然想著那個(gè)妖嬈的女子。我強(qiáng)忍不快,扭過頭去。
“回稟殿下,芙蓉姑娘病體有恙……不能再伺候殿下了,就由蘭芝為殿下彈奏一曲可好?”
袁蘭芝此段日子少言寡語,今天不知為何主動(dòng)要彈曲?我心下覺得詫異,便轉(zhuǎn)頭望向她。
她俏笑道:“蘭芝沒有‘綠綺’,也不會(huì)《胡笳十八拍》,只會(huì)彈奏一曲《赤鳳來》……”
“哦?”亦不知他是清醒還是醉,只聽他嘴里叨念:“你居然也會(huì)彈奏?為何不說與本王知道?”
袁蘭芝臉上呈現(xiàn)出我從來沒有見過的光芒,“殿下以為擅舞的女子,就對音律一竅不通么?”
他蹙眉微笑:“確實(shí)讓本王感到意外,只是為何要彈《赤鳳來》①?”
“殿下的身邊坐的不就是一只赤鳳么?”袁蘭芝的眼睛冷厲地朝夏樂梅一掃,語氣中微諷淡嘲。
夏樂梅正吃一只金橘,忽然聽到自己成了眾矢之的,有些震驚。
“哈哈哈……你是說她?”蕭繹指著夏樂梅,竟然笑得出了淚。
夏樂梅面色微慍,看得出壓住自己的惱羞之火,但并不吭聲。
“難道蘭芝說得不對?”袁蘭芝似乎在故意考驗(yàn)夏樂梅的忍耐工夫。
“蘭芝姐姐可以彈任何一支曲子,卻不能彈奏這支……”我欲上前解圍,卻聽到夏樂梅一返常態(tài),不卑不亢地還擊了過去。
“為何?”袁蘭芝問道。
“蘭芝姐姐既然會(huì)彈奏這只曲子,必然知道這曲子的出處!”夏樂梅淡淡一笑,“難道姐姐也想效法那趙氏姐妹的荒淫丑態(tài)?”
“你!”袁蘭芝臉上勃然變色,“未免欺人太甚……”
“原本就是姐姐挑釁尋事,”夏樂梅性情嚴(yán)謹(jǐn),說出的話卻格外有力,字字句句都擊中袁蘭芝的要害,讓我刮目相看。
袁蘭芝已經(jīng)無話可說,忽然轉(zhuǎn)向我,說道:“姐姐難道束手旁觀么?”
我心里澄明,目空一切,冷漠答道:“殿下對本宮的尊重,已經(jīng)如昨日黃花,一去不返了。再說多了,又有何用?”
多時(shí)沒有聽到蕭繹的聲音了,他笑過之后,竟然倒在了案上酣睡起來。聽到我的話,他的身子動(dòng)了一動(dòng)。
“如此,姐姐請?jiān)试S蘭芝伺候殿下安歇……”袁蘭芝還是見好就收,不再堅(jiān)持。
我點(diǎn)頭,看著他,心里寒道:“你終究是不屬于我的,既然如此,我便放手,讓你快樂……”
袁蘭芝一喜,連忙吩咐人攙著蕭繹離去。
不遠(yuǎn)處的夏樂梅,已經(jīng)又安靜下去,繼續(xù)在吃剛才沒有吃完的金橘。
我暗自佩服她的氣度,能屈能伸,才是女中丈夫也!
他的離去,我居然感到解脫。面對他,似乎再也找不到那舉案齊眉,濃情蜜意的感覺,不如放開。
“金徽調(diào)玉畛,茲夜撫離鴻②”,青山銜月,丹桂香風(fēng),最是孤枕難眠。他身邊的每一個(gè)女子都有著那曠世才情,讓人生羨。而我,究竟如何才能找到我真正的快樂?
一城秋雨過后,健康城外朱雀橋下,紅葉飄流,凄寒淡薄。
父皇自從蕭綜叛逃以后,每天只吃一餐,聽說瘦了很多斤兩,但精神卻很矍鑠。讓他安慰的是,他的晉安王總是有捷報(bào)傳來。
疆土擴(kuò)展的狂喜慢慢就沖淡了失去兒子的悲愴。漸漸地,父皇的心情慢慢好轉(zhuǎn),最初的羞慚和恥辱感也已經(jīng)淡了。只是,吃齋念佛的心與日俱增,聽說朱異等臣下常常稱呼他為“菩薩皇帝”,對此,父皇卻一點(diǎn)都不加以駁斥。
我明明知道蕭繹的惱怒并不都是因?yàn)槲业娜涡?,更多的的是因?yàn)槲以谝粋€(gè)卑微的妾侍面前毫不留情地揭露了皇室的丑陋和猙獰、虛偽和淫亂。這也是他長久以來的心靈的創(chuàng)傷,如今被我無情地灑了一把鹽,想必是痛徹骨髓。
正是這讓人窒息的蕭梁皇族的弱點(diǎn),正讓國家慢慢走向衰亡……
在皇族的眼里,我和他似乎和往日里沒有什么不同,但背后,卻是冷冷的僵持。面對他的冷淡,我越來越感到心灰意冷,越來越覺得前方的路途遙遠(yuǎn),我甚至并不期盼那自由自在的藩府生涯……
注①:傳說中的神鳥。這里指漢成帝皇后趙飛燕所通宮奴名。舊題漢伶玄《趙飛燕外傳》:“后所通宮奴燕赤鳳者雄捷能超觀閣兼通昭儀?!焙蟪R杂髦盖榉?。
注②:出自蕭繹詩《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