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一章 內(nèi)斗(4)

耍聰明的中國人 作者:石之軒


2. 工作拖沓,故意刁難副職。如果是副職親自安排的工作,科長就采取種種辦法敷衍,爭取不按時完成,如果有大的行動,科長就用借故遲到的辦法來讓副職難堪,在副職現(xiàn)場指揮的時候,他以說怪話來沖淡現(xiàn)場的氣氛,減弱大家的斗志。

3. 副職有失誤,科長立刻就報告給正職,并在有關(guān)會議上毫不猶豫地抖摟出來。

4. 在他的科室散布對副職不利的流言,并稱正職會設(shè)法趕走他,鼓勵科室人員都起來和副職對著干。

但是這個科長最后失敗了,那個副職在一次高層會議上將他與科長之間的矛盾公開了出來,并稱有人在背后支持科長整自己,讓自己的工作十分被動。副職隱然將矛頭指向了正職,義正詞嚴地說支持科長的人以損害工作為代價來排斥異己,副職隨后提出:如果不免去這個科長,他就辭去副職職務(wù),并當場將寫好的辭職信交給了正職。

副職的這一大膽行動引起了其他副職的同情,其他副職也害怕同樣的情形落到自己頭上,于是紛紛出言譴責(zé)那個科長。正職此時非常狼狽,他無權(quán)接受副職的辭職,這是上一級組織部門的事,但副職不管這個,他要挾說:不免去那個科長,他直接將辭職信送到上級的組織部門,并詳細向上級說明自己的辭職原因。

正職不愿意上級知道自己所在的單位內(nèi)部有內(nèi)斗紛爭,這將影響他的聲譽和以后的升遷,另外其他副職不同程度地流露出了憂慮,擔憂不強調(diào)下級服從上級,今后的工作將人人都很難搞。無奈之下正職做出了讓步,同意免去那個科長的職務(wù)。

那個科長整治高位者以失敗而告終,這說明他的那一套辦法不可取。這個科長的辦法基本是蠻干,是硬性對抗,但在任何一個群體中,都是強調(diào)下級服從上級的,科長的公開不服從,這是他失敗的主要原因。

有聰明人總結(jié)說:低位者整治高位者其實很簡單,高位者是發(fā)命令的,低位者是執(zhí)行他的命令的,要整治高位者,其秘訣就是:當他發(fā)布了正確的命令,執(zhí)行得盡量慢一點,等待他修改命令;當他發(fā)布了一個錯誤的命令,那就立刻執(zhí)行,讓他來不及改正就鑄成大錯。

這個聰明人還補充說:越是要整治高位者,表面上就越要對他表示恭謹,讓他思想上麻痹,心理上沒有準備,他說一就是一,說二就是二,絕不反駁,讓他傲慢自大,這樣,他犯錯誤的幾率就要變大,而當他剛一犯錯,就立刻用行動將他的錯誤固定下來,讓他無法更改。這樣搞幾次,高位者就會老實下來,不敢自高自大隨便就發(fā)號施令,也不敢輕舉妄動隨意就口出狂言,當然,能和他的上司配合整治他,那當然更理想。如果這個高位者很聰明,輕易不犯錯誤,那么就誘引他犯錯誤:

1. 在適當?shù)膱龊?,誘引他打麻將賭博。比如在上級部門來檢查工作,或者在客商來談生意,并成功地簽訂了合同,雙方都比較高興時,在這種情形下,高位者容易放松警惕,也不好堅決拒絕。

2. 在適當?shù)膱龊?,誘引他涉足色情場所。高位者喝了酒,神情興奮,如果覺得安全的話,很有一試的可能。

3. 誘引他涉足其他違法違紀的事。

誘引成功,并及時與有關(guān)部門聯(lián)系,比如派出所,比如紀檢委,那么整治就算基本成功了。

這位聰明人說,其實這些都不難,通俗地講,這就是拉上司下水,而現(xiàn)在的上司,具有操守堅決不肯下水的,并不是特別多,在合適的環(huán)境下,他們可能在你不誘引的時候,就迫不及待地想下水,別人攔都攔不住,誰攔就會和誰發(fā)急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