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期節(jié)目沒有點麥卡錫的名字,但是觀眾心知肚明——最有聲望的記者站出來了!羅列罪名、整人害人的當(dāng)權(quán)派有對手了!幾天后,觀眾的電報、電話、信件,帶著惡氣長出的感激和喜悅,如雪片般飛進(jìn)CBS。但是,莫羅的老板威廉?佩利(William Paley)火了。
CBS老板佩利對下屬十分嚴(yán)格,他定過一個規(guī)矩:所有工作人員不能和他建立私交。也就是說,老板拒絕跟手下拉交情、套近乎。只有莫羅例外,在影片《晚安,好運》中,莫羅管佩利叫“比爾”(Bill是William的昵稱),其他人都畢恭畢敬地叫“佩利先生”。原因很簡單,莫羅能耐大。
莫羅能耐有多大?舉個簡單的例子,1937年莫羅初到英國當(dāng)駐外記者,向倫敦記者協(xié)會遞交入會申請,居然遭到拒絕,因為那時候廣播在新聞界沒有地位。倫敦記者協(xié)會由報紙、通訊社和“其他新聞機(jī)構(gòu)”的記者組成,而廣播記者竟然連“其他新聞機(jī)構(gòu)”都無法混入。七年后,莫羅以精湛的業(yè)績成為倫敦記者協(xié)會主席。這就是莫羅的能耐。他在倫敦能量之大,大到可以輕易敲開一個個內(nèi)閣部長的大門。他在美國聲譽之高,高到回國休假時羅斯??偨y(tǒng)夫婦親設(shè)晚宴招待。老板佩利愛才,因此和莫羅一直私交甚篤??墒桥謇吘故抢习澹闹饕乃际巧?,得罪掌權(quán)者對生意沒好處。于是,佩利把莫羅叫到自己的辦公室,兩句寒暄后便是嚴(yán)厲的爭執(zhí)。
影片《晚安,好運》精彩地再現(xiàn)了這一幕。
佩利:出了事,你吃虧。你那五個記者全失業(yè),我還要為更多人的飯碗操心。放手吧。麥卡錫早晚咎由自取,會有人收拾他。
莫羅:比爾,你說過公司不干預(yù)新聞,新聞是我們的事……
佩利:我們不制造新聞,我們報道新聞……
莫羅: 他在百分之九十九的情況下冤枉好人……
佩利:他出格了,參議院會調(diào)查,到時候我們再報道不遲……
莫羅:他踐踏無辜,百分之百的錯誤……
佩利:你呢?你在新聞里審判他?他有反駁的機(jī)會嗎?你不能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莫羅:我想做的事情是……
佩利:我給你發(fā)工資,我讓你住上大房子,我送你兒子上完學(xué)?,F(xiàn)在事情到了這個地步,你應(yīng)該提前跟我打招呼。
在爭吵中,佩利和莫羅都理直氣壯,不給對方說完話的機(jī)會。老板佩利的意思是,多行不義必自斃,輪不到你莫羅來收拾麥卡錫,更犯不著惹一身臊。但是莫羅是記者,一個出色的記者。記者是公眾的良知,該說話的時候壓力再大也要挺身而出。即使麥卡錫有倒臺的那一天,記者也要沖鋒在前,早一天把他掀翻在地,省得他禍害更多人。于是莫羅搬出新聞獨立性和老板爭辯,這樣一來,佩利就急了。佩利當(dāng)然明白新聞是怎么回事,但是屁股指揮腦袋,他的位置讓他的心思圍著生意轉(zhuǎn)。情急之下,佩利開始教訓(xùn)莫羅:別跟我講平衡公正那一套,CBS是生意!這段爭吵的最后一句是佩利怒氣沖沖地說:“公司不干預(yù)新聞,但是新聞也不能危害CBS幾百號人的飯碗!”說罷,兩人不歡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