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宋強又說:“不過徐市長的上任,對你恐怕會有最直接的好處。因為他是分管招商引資的,一旦有什么可以做的項目,那你還不是近水樓臺?”
一句話又讓偉東熱血沸騰,馬上把宋強從水里拉出來,直奔按摩區(qū)域,挑出兩個最漂亮的小姐,兩人各來了一套最貴的服務。
幾天后,東山市正式宣布,徐濤同志任分管招商引資的副市長。
據說當時對徐濤的介紹是這樣:徐濤同志,在高層政策研究部門工作過多年,并深入實地考察了全國許多地方的發(fā)展狀況,是高學歷的知識型青年干部,既有先進理論,又有運作能力,因此,相信他一定會帶來一種全新的改革理念和工作作風,并與東山當地的同志們團結配合在一起,在解放思想、真抓實干方面,盡快取得實質性的工作進展。
官場無隱私,宋強很快便打聽到,徐濤是這樣“起來”的——
他的博導是一位老經濟學家,只是該導師盡管在國內學界資歷很深,但不幸一直蜷在遠離北京的城市里,導致在業(yè)內的影響力遠不及許多同僚。
但導師早年曾有過一個學生,大學讀到一半時,家中突遭變故,書念不下去了,那年頭誰家也不寬裕,導師卻硬是從自己四個孩子的口糧中給他擠出一份,并資助他完成了學業(yè)。畢業(yè)后,該學生原本只是在一個基層部門里做些事務性工作,又是導師,與他合作完成了許多篇專業(yè)論文的撰寫,并在一些政府高層領導面前對他進行極力推薦,從而使他步入政界。當時導師擔任著一些政府顧問類的職務,還能在關鍵人物那里說上話。今天這個學生已經做到了令人目眩的職務高度,他在每年春節(jié)時,打出的第一個拜年電話,便是給這位導師。海外媒體在分析這個學生的人生經歷時,對導師的作用評價為——恩重如山。
當然,在徐濤畢業(yè)時,這位大師兄還沒有到達他權力的巔峰,徐濤也只是在北京的一處小機關里做點政策調研。但后來,隨著大師兄開始拉高發(fā)射,徐濤也就慢慢到了更高層的一個政策研究部門。直到兩年后的今天,他被任命為東山市的掛職副市長。
了解到這些后,偉東越發(fā)信賴徐濤的幕后根基,宋強也沒了異議。倆人從此只剩一個念頭,千方百計找機會,拉徐濤出來喝酒。
還別說,徐濤倒也挺樂意跟他們這么在一塊混。其實在這個少壯市長的興趣中,喝酒當然并不重要,他只是不喜歡老坐在辦公室里看材料,也從沒讓偉東和宋強到他辦公室去過。每當想談點什么事了,就直接坐車跑到偉東的公司里,一聊大半天。為此偉東專門裝修出了一個豪華單間,只用于接待他。里面不光沙發(fā)空調茶具及辦公用品,連各色名酒都一應俱全。談興正酣時,打電話讓酒店送來幾道菜,就可以眺望著遠方海面,舉杯暢飲。
若按官場慣例來說,徐濤這樣肯定是不妥當的。首先,作為副市長,他斷然少不了酒喝,倒是常要找些理由來躲避許多酒場;其次,宋強不是他的直接下級,也沒必要總在一起交流什么;再者,偉東畢竟是個商人,跟他關系太密切了,更頗有令人浮想聯翩的嫌疑。
但徐濤對此也都有自己的解釋,當然是在喝酒時半真半假著說的。簡單講,他覺得正因跟宋強他們不是直接的上下級關系,一起喝酒才正顯得純屬生活中的朋友。
不過在他講這番道理的時候,偉東發(fā)現宋強嘴角露出了一絲不易發(fā)覺的笑意。偉東馬上就明白他心里在想什么,沒錯,這種觀念若拿來當真的話,那無疑就太可笑了。上下級之間能交朋友嗎?再進一步說,到官場來混的人,怎么會有朋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