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顏回的境界

孔子為什么這樣紅 作者:陳清華


 

子曰:“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保ā墩撜Z·里仁》)

意思是說,孔子勉勵人要注重人生理想的追求,而不要在意物質(zhì)生活的粗劣。

知識分子以求道為志,理應(yīng)念茲在茲,用心于講求學問、修養(yǎng)道德,以求日新又新。如果不用心于此,而每天追求口體之養(yǎng),以惡衣惡食為恥,那么哪里還有心問學修道呢?顏回在陋巷,一簞食,一瓢飲,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子路穿著破袍子,和穿著貉袍的人站在一起,心中一點也不覺得丟臉。顏回和子路都是“志于道”的人,能夠不恥惡衣惡食,所以在道德學問上有很高的成就。

曾經(jīng)看過王則柯先生的一篇文章,文中說,俄羅斯人從來不缺乏科學精神,他們有一種坐冷板凳的貴族氣質(zhì)。我們這里無論是資助、獎勵,還是晉升,都需要不厭其煩地申報。佩雷爾曼連領(lǐng)獎都不去,怎么肯填表申請?

佩雷爾曼是誰?他是俄羅斯斯捷克洛夫數(shù)學研究所的研究員。兩年前曾經(jīng)獲得國際數(shù)學界的最高獎——菲爾茲獎??墒撬麉s沒有出席頒獎盛會,還拒絕了美國斯坦福大學、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等著名學府的高薪聘請,寧可“在圣彼得堡附近的森林里找蘑菇”。他的眼中沒有喧囂,他和這個喧囂的世界沒有太大關(guān)系?!霸谑ケ说帽じ浇纳掷镎夷⒐健笔且环N什么樣的境界?

怎么想到說這個話題?哦,那是因為:第五屆“邵逸夫獎”9月9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頒獎典禮,一共有6名科學家獲獎。這次,天文學獎、生命科學與醫(yī)學獎分別由德國與英國和日本科學家獲得,而數(shù)學科學獎則由俄羅斯斯捷克洛夫數(shù)學研究所的兩位數(shù)學家獲得。俄羅斯科學家獲得“邵逸夫獎”,可以給我們很好的啟示。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礪精,險躁則不能治性?!?/p>

中國學者為什么缺乏“貴族氣質(zhì)”?諸葛亮的這些話,學界不妨再重溫一下,應(yīng)該能找到答案。不要抱怨經(jīng)費不足等問題,這和境界沒關(guān)系。如今物質(zhì)生活豐富了,可選擇的東西多了,但是,學界卻再也難出大師,中國現(xiàn)在為什么再也沒有大師級的靈魂人物?個中原因值得深思。中國學者恐怕再也難有人能夠達到顏回的境界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