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篇 銅錢是我們尊敬的“孔方兄”(3)

說錢 作者:盧曉剛


所以說,中國第一個發(fā)行債券的,是周赧王。

“赧”(nan)字有個“赤”字旁,是因羞愧而面紅耳赤的意思——看來,周赧王畢竟還是有羞恥心的,還不上錢,臉紅了好幾千年!

古代政治家為什么借錢給窮人不要利息?

周赧王發(fā)債券的事,我說說,你們也就姑妄聽之,他這如果也叫債券,恐怕就是人類史上最搞笑的債券了。

其實這叫“別券”,是古代的借款協(xié)議,也就是上文所說的“傅別”,形狀可能和古代調(diào)兵用的“虎符”差不多。一塊竹片,上面刻有借貸雙方姓名、借款數(shù)額、還款日期,然后一分為二,各執(zhí)一半。還款時雙方要拿出來“合券”,還完了錢,要銷毀,整個程序是很講信用的。

估計那時候的古人,還很淳樸,故意欠賬不還的,不多,所以借錢都是信用借貸,幾乎沒有抵押借貸。

有能力放債的人,當然是權貴、商人和地主。

可憐巴巴借錢的人,當然是窮苦農(nóng)民、漁民和獵戶。

那時候,據(jù)說借糧食的比借錢的多,這也不奇怪,吃不飽肚子才是天大的事。

我們現(xiàn)代人,一輩子沒借過錢的大概不多,誰都有三災八難、一時不湊手的時候。要是連盒飯都吃不上了,不借怎么辦?

所有的人格、尊嚴、體面,遇到錢緊的問題,那都是一堆泡沫!別看“人文主義者”平時鬧得歡,要是餓他三天肚子,他還是要自己去找飯吃。

春秋戰(zhàn)國那會兒,沒準兒也有“金融風暴”、失業(yè)潮之類的,別的行業(yè)不景氣,放債卻是好時機。

所以那時的大款們,都看好放債有利可圖,差不多都在干這事,有的還專門把放債作為一個主要的生財之道。

那時候借款的利息也很驚人,有的是二分利,有的是五分利,據(jù)《管子》一書說,最高的是十分利,也就是“倍貸”,年利息100%。也就是說,借出去1000枚刀幣,一年里要收回來2000枚刀幣。這就是高利貸了。

齊國有名的孟嘗君,放債的年息收入就有十萬錢,靠著放債成了大富豪,白養(yǎng)了三千門客。過去我不知道這個,以為他是生性豪俠、出手大方,后來才知道他的錢來得這么容易,換了是誰,誰也小氣不了。

那時候高官也公開放債,法律不限制。晉國大夫欒桓子,就是放高利貸的好手,名義上是借款給人家,實際等于受賄。有人不缺錢花,為了向他行賄,就故意跟他借高利貸,“上貢”的錢就以利息的名義,名正言順地送給他了。

這招數(shù)不可謂不高明??墒?,瞞得過老天,瞞不過眾人。他的名聲因此很不好,官場和民間都認為他是“失德”。

不過,春秋戰(zhàn)國時的政治家,也不都是財迷。

有的人眼光就看得比較遠。有一次宋國發(fā)生饑荒,大夫司城子罕就建議,國君應該“出公粟以貸”,也就是把國庫的公糧借給饑民。他還建議,要命令高官們自己也要出血,把自家的糧食也貢獻出來。司城子罕不光叫別人這么做,自己也帶頭,借給窮人糧食不記賬——愿意還不還,他根本就不打算收回。

這一來,饑民可算見到了大救星,《左傳》上說,糧食放出來后,“宋無饑人”。

在宋國的另一次災荒中(這宋國真夠倒霉的),公子鮑還把自家糧食全部拿出來,借給貧民。

《國語》里記載,“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就曾多次下指示“棄責”。楚共王、晉景公、齊景公,都實行過“已責”措施。“已責”,就是終止債權債務,跟“棄債”是一樣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