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憶老友于道泉

季羨林自選集:悼念憶 作者:季羨林


老友于道泉先生離開我們已經頗有些年頭了。然而,他的音容笑貌至今還不時在我耳邊、眼前飄動。可見他留給我的印象之深刻了。

古今中外的學術史、藝術史等里面都提供了一些例證,證明大凡有天才的人,其言論行動,在平常人眼中都難免有點怪。怪者,和平常人不同也。中國的米癲拜石宋代大書畫家米芾,字元章,是聞名古今的第一石癡。他舉止癲狂,人稱“米癲”。他玩石如醉如癡,最有名的就是“米芾拜石”的故事。宋人葉夢得《石林燕語》記載,米芾初入州廨,見奇石便“呼為兄弟”,見之三拜九叩。因其字元章,所以“米癲拜石”也稱“元章拜石”——編者注。不是傳為千古佳話了嗎?

于道泉先生是一個有天才的人,他的行動也常常被人認為是“怪”。這一點,連他自己都有所感知。記得有一次他親口對我說:“我的腦筋大概是有點問題?!标P于這方面的傳聞,那就更多了。據(jù)說,他為了學習西藏文和蒙古文干脆搬進了雍和宮,同蒙古喇嘛住在一起,因此得了一個綽號“于喇嘛”。他在巴黎時,聽說西紅柿極有營養(yǎng),于是天天只吃西紅柿,一天吃五六斤之多,結果瀉了肚。在倫敦時,適逢陳寅恪先生在那里治療眼疾。為了給寅恪先生解悶,他天天到醫(yī)院里去給陳先生讀書,讀報。讀的書中就有馬克思的《資本論》。但是同時他在研究“鬼學”,他相信有鬼。離開北大到民族學院以后,他曾研究過無土種植,后來又研究號碼代音字問題??傊@些行動都被認為是“怪”的。

為什么這樣的“怪”會同天才聯(lián)系在一起呢?一個有天才的人,認準了一個問題,于是心無旁騖,精神專注,此時此刻,世界萬有不存在了,蕓蕓眾生不存在了,是非得失不存在了,飛黃騰達不存在了,在茫茫的宇宙中,只有他眼前的這一個問題,這一件事物。在這樣的情況下,他焉能不發(fā)古人未發(fā)之覆,焉能不向絕對真理走近一步呢?

但是,在平凡的人類眼中,這就叫做“怪”,于道泉先生就是這樣的一個怪人。

對于于道泉先生,還必須進一步更深入更徹底地挖掘一下。我們平常贊美一個人,說他“淡泊名利”,這已經是很高的贊譽了。然而,放在于道泉先生身上,這是遠遠不夠的。他早已超越了“淡泊名利”的境界,依我看,他是根本不知道,或者沒有意識到,世界上還有“名利”二字。他的這種超越,同塵世間庸俗之輩的蠅營狗茍的爭名奪利的行徑比較起來,有如天淵。于道泉先生是我們的楷模。

因為于道泉先生留下的學術著作不多,他那學富五車,滿腹經綸的學養(yǎng),今天很多青年學人都不知道了。這是極可惋惜的事?,F(xiàn)在王堯教授編集成了這樣一本書,發(fā)潛德之幽光,垂厚愛于未來,使于道泉先生這樣一顆在中國學術界的天空里的流星又發(fā)出了璀璨明亮的光輝。我們都要感謝王堯教授。

2000年12月13日

(本文原為《平凡而偉大的學者——于道泉》序言)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