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jīng)有很長一段時間,我認(rèn)為英國是世界上唯一的,至少是最大的散文大國。我在大學(xué)里讀的是西洋文學(xué)。教我們英國散文的是后來當(dāng)了臺灣外交部長的一位教授。他把英國散文說得天花亂墜。我讀了一些,也覺得確實不錯。遙想英國人坐在壁爐前侃天說地的情景,娓娓而談,妙趣橫生,真不禁神往。愧我愚魯,感覺遲鈍,一直到很晚的時候,我才憬然頓悟:遠(yuǎn)在天邊,近在眼前,世界上真正的散文大國其實就是中國。在“經(jīng)”中間有好散文,在“史”和“子”中,絕妙的散文就更多。在“集”中,除了詩歌以外,幾乎都是散文。因此,無論從質(zhì)上,還是從量上,以及從歷史悠久上來看,中國都是當(dāng)之無愧的世界第一。事情難道不是這個樣子嗎?
我還想從另外一個角度上來說明中國散文的優(yōu)越性。自從五四倡導(dǎo)新文學(xué)以來,我們已經(jīng)取得了輝煌的成就,詩歌、小說、戲劇、散文四管齊下,各有獨特的成績。有人提出了一個問題:這四個方面,哪一方面成就最大?言人人殊,不足為怪。我不討論這個論爭。但是有人說,四者中成就最大的是散文。我不評論這個看法的是非曲直,但是我覺得,這種看法是非常深刻,很有啟發(fā)性的。專就形式而論,詩歌模仿西方是盡人皆知的事實,而小說,不管是長篇還是短篇,哪里有一點《三國》、《水滸傳》、《紅樓夢》和唐代傳奇、《今古奇觀》、《聊齋》等的影子?它們已經(jīng)“全盤西化”了。至于戲劇,把中國戲劇置于易卜生等的戲劇之中,從形式上來看,還有一點關(guān)漢卿等等的影子嗎?我不反對“西化”,我只是指出這個事實。至于散文,則很難說它受到了多少西方影響,它基本是中國的。我個人認(rèn)為,這同中國是世界最大的散文國家這個事實,有密切關(guān)系。如果在這個意義上來說中國現(xiàn)代散文成就最大,難道還能有什么理由來批駁嗎?
既然把散文擺上了這樣高、這樣特殊的位置,散文,特別是中國散文的特點究竟何在呢?有人說,散文的特點就在一個“散”字,散文要松松散散。愿意怎樣寫,就怎樣寫;愿意寫到什么地方,就寫到什么地方。率意而行,一片天機(jī),揮灑自如,如天馬行空,何等瀟灑!何等自如!我對這種說法是有懷疑的。如果不是英雄欺人,就是完全外行?,F(xiàn)在有些散文確實“散”了,但是散得像中小學(xué)生的作文。這樣的東西也居然皇皇然刊登在雜志上,我極不理解。聽說,英國現(xiàn)代個別作家坐在咖啡館里,靈感忽然飛來,于是拿起電話,自己口述,對方的秘書筆錄,于是一篇絕妙文章就此出籠。這是否是事實,我不敢說。反正從中國過去的一些筆記中看到的情況與此截然相反。一些散文大家,一些散文名篇,都是在長期鍛煉修養(yǎng)的基礎(chǔ)上,又在“意匠慘淡經(jīng)營中”的情況下,千錘百煉寫出來的。盡管有的文章看起來如行云流水,舒卷自如,一點費力的痕跡都沒有,背后隱藏著多么大的勞動,只有作者和會心人了解,實不足為外人道也。
以上就是我對中國散文和世界散文的一點膚淺的看法。我自己當(dāng)然認(rèn)為是正確的。否則就不會寫出來。至于究竟如何,這要由讀者來判斷了。
因為自己不在壇上,對文壇上的情況不甚了了。風(fēng)聞現(xiàn)在散文又走俏了。逖聽之下,不禁狂喜,受了多年歧視的散文,現(xiàn)在忽然否極泰來,焉得不喜!而讀者也大概對那些秘聞逸事,小道新聞,政壇藝壇文壇上的明星們的韻事感到膩味了。這是讀者水平提高的表現(xiàn),我又焉得不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