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毛尖 | 海上風(fēng)華

老而不死是為賊 作者:小寶


1944年毛尖從寧波來到上海讀大學(xué)。

她是金城銀行襄理的女兒,母親是留學(xué)歐洲的畫家。她來上海,是為了讓上海驚艷:她能讀英文的伍爾芙小說,德文的馬克思論文,希伯來文的《舊約全書》;她熟知好萊塢的所有電影,看一遍就能背下臺詞;她熱愛革命,而潛伏上海的革命者愛她,她身邊的追求者一周一換,一換一批……她也喜歡當(dāng)時在雜志上寫小說、發(fā)議論的張愛玲。有一次一家雜志開座談會,請來張愛玲,她特地去看,看了有點失望,覺得張愛玲長得真難看,但衣服穿得蠻登樣。后來她還是一如既往地愛讀張的小說。

就像所有浪漫的革命傳奇,危險不期而至,她只帶了一個小皮箱,逃往蘇北。蘇北村口的槐樹下,少白頭的將軍遇見了漂亮的、倉皇出逃的小布爾喬亞,他決定,接收她,改造她……

60年后,她住在北京的深宅大院,老將軍已經(jīng)去世,但她有一群好兒女,大兒子是部長,小兒子是百億資產(chǎn)的公司總裁,女兒在美國做醫(yī)生……去今60年,她竟然一次都沒有回過上海,她的名字也改了,60年前的一切忘記得干干凈凈。2004年暮春,老太太坐著兒子送她的奔馳駛過北京街頭,在一家書店門口停下,她要買一些養(yǎng)生的書送人,無意間她看見了《當(dāng)世界向右的時候》(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作者毛尖,怎么這么巧,寫書的人也叫毛尖?老太太順手把書買下。

她居然把這本書全部讀完,里面說的很多事她十分陌生,但她熟悉那種才情,那種文字風(fēng)華,那種海上世相,她終于想起上海,1944年她的上海。她模模糊糊地覺得,如果當(dāng)年她的生活朝著另一個方向展開,大概會比現(xiàn)在要有意思。

《當(dāng)世界向右的時候》的作者毛尖,雖然你的孩子未必能當(dāng)上中國首富,雖然你八十歲那年還沒有搬進(jìn)三千平方米的半山豪宅,雖然直到退休歷任市長都沒有聘請你做文化顧問,但有幾萬、幾十萬的青年在他們黃金般的歲月中抽出兩小時來讀你的書,為他們的青春增色,這就夠了。而且有時候,連1944年的毛尖都會羨慕你。

喝酒的時候聽說毛尖又出新書——《當(dāng)世界向右的時候》,借著酒意,寫下這些文字,為她加油。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