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歡吃飯的孩子
對于6歲的女兒來說,吃飯好像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本來就因為吃得少而比同齡人矮小,更何況還不吃飯。她也不是喜歡吃零食的那種。早晨因為不好好吃飯,被爸爸說了一通,才勉勉強強吃了三口,結果扭頭就全吐掉了。在幼兒園也是,什么都沒吃就吐了。即使不在看電視或者做游戲,也是含著飯不嚼也不吞。喂她一頓飯至少要一個小時。
要讓吃飯變得開心。
孩子吃飯時間久,說明身體有異常。偶爾因為玩得興起而忘了吃飯可以理解,但是經(jīng)常如此說明身體不能吸收營養(yǎng),要加倍留意。沒吃什么東西也會經(jīng)常吐的孩子,說明脾胃較弱。最好是去全面檢查一次,如果結論是沒問題,可以考慮去看一下中醫(yī),通過中藥調理來提升孩子的胃口。
飯并不是可吃可不吃的東西,對于幼兒來說一定要吃。幼兒每公斤需要的養(yǎng)分是成人的兩倍。3~5歲的幼兒每天至少需要1 400卡路里的熱量。所以一定要定好吃飯時間,讓孩子好好吃飯。如果全家人能夠關掉電視,遠離玩具,其樂融融地圍坐在飯桌前一起吃飯,孩子也會慢慢加入進來。千萬不要因為孩子小就單獨喂他,或者大人們先吃完就把飯桌收掉,之后再追著他喂飯,這樣只會形成惡性循環(huán)。追著孩子喂飯是非常不好的習慣。孩子邊玩邊吃肯定會忘掉吃飯,就會把飯含在嘴里幾個小時都吃不完。
要遵守“吃飯就在飯桌”上的原則,大人們即使先吃完了,也要守規(guī)矩,等孩子吃完。大人們也可以和孩子一起慢慢吃,可以細嚼慢咽。吃頓飯至少需要二十幾分鐘呢。
大家吃飯一般嚼幾次?大人們吃飯一般嚼個兩三次就直接咽下去了,也難怪等孩子吃完飯的時間會那么漫長。至少要嚼30次以上,米飯才會變得像粥一樣,這才是吞咽的最好時機。所有食物只要充分咀嚼都會香甜好吃,還有利于消化吸收。不僅如此,多咀嚼可以讓孩子頭腦更加聰明,也可以有效防止成人的癡呆癥。
大人認認真真去吃飯,孩子也會有樣學樣。用這種方法去吃飯,當大人吃完的時候,孩子也會吃得差不多。
如果大人已經(jīng)吃完了,孩子還沒吃完,就不用再喂他吃了。哪怕?lián)暮⒆映圆伙?,也要告訴他:“吃飯時間到此為止?!?/p>
有些媽媽會因為孩子沒吃完飯,一怒之下把剩菜剩飯一股腦扔進垃圾筒里,美國的媽媽們甚至會將剩下的飯菜直接扔進垃圾粉碎機,發(fā)出轟隆隆的恐怖響聲。即使沒有用言語指責孩子,他們也能感受到:“糟糕,我肯定做錯了什么。大人們生氣了?!?/p>
這其實也是一種暴力行為。媽媽們大可溫柔地告訴孩子:“不想吃嗎?那就到此為止吧?!比缓髮堊朗帐案蓛?。孩子們會意識到機會只有一次,所以下次吃飯的時候,他們會格外珍惜。需要強調的是,不要在吃飯前后給孩子吃零食,孩子餓了自然會好好吃飯。
還有一點值得關注的是,不喜歡吃飯的孩子在排泄方面也會有一定問題。厭食的孩子大部分都會有便秘的問題,導致他們胃口更加不好。單純靠室內(nèi)活動很難解決這一問題。
在戶外奔跑玩??梢杂行岣吆⒆拥氖秤M鎲胃軐χ委煴忝匾灿蟹浅:玫男Ч?。踢球也好,捉迷藏也罷,只要是孩子喜歡的,就可以讓他盡情去玩。戶外運動不僅可以改善孩子的胃口,還能促進維生素D的生成,有利于孩子成長。
幼兒期的營養(yǎng)攝入會影響到孩子一輩子的健康,媽媽們要加倍用心。近20年來,我一直認為食要比衣和住重要,也一再強調食住衣這樣一個次序,而不是傳統(tǒng)的衣食住。實際上比這更重要的是心,正確的順序應該是心食住衣。比進到嘴里的食物更加重要的是從嘴里說出來的話。不要為了讓孩子吃好飯,傷了自己的心,也傷了孩子的心。
充分認識偏食和少食都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發(fā)生的正常情況,才能用平和的心態(tài)去解決問題,才不會因為過度擔心孩子的未來而急躁、易怒。
一定能看到逐漸變好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