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做母親也需要上崗證(2)

和兒子一起成長(最新版) 作者:楊文


很多媽媽把自己的心血和愛全給了孩子,也給予了孩子無數(shù)的“教育”,但這樣的“愛”和“教育”是不是孩子們真正需要的?是不是科學而有效的?職場上都有考核標準,但家庭教育只能等孩子長大看結果了。工作可以重來,孩子成長的歲月卻是不可逆轉的。

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懷著本能的愛,做自然的父親、母親。但一種成熟的父愛、母愛,必須經過培育才能發(fā)展起來,而且需要隨著孩子的成長而成長。

多年的教育實踐使我體會到,對孩子的教育,關鍵要做到三個“三”:

第一,要承擔起示范者、教育者、提供者三種角色。

父母是孩子的示范者。在朝夕相處的家庭生活中,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會成為孩子模仿的對象。所以,要當好示范者的角色,父母必須不斷加強自我修養(yǎng),在教育孩子的同時,實施自我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教育者。教育不僅是對孩子課業(yè)成績的關注,更重要的是高度重視孩子的道德品質、心理發(fā)展及行為習慣。父母的這個“教育者”角色,是在和孩子一起成長的過程中完成的。

父母還是孩子的提供者。一是物質條件的提供,二是精神環(huán)境的提供。給孩子一個溫暖的家、一個寬松的環(huán)境,順應孩子的天性,在寬容、接納、指導中,讓孩子健康成長。

第二,要給孩子三種愛――無私的愛、科學的愛、推出的愛。

無私的愛,就是一切從有利于孩子的成長出發(fā),不把家長的意志強加給孩子。

科學的愛,就是培養(yǎng)孩子的德商、智商、情商全面發(fā)展。

推出的愛,就是要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自立和適應社會的能力。

第三,對孩子的教育要做到三個開放:向課外開放、向自然開放、向社會開放,讓孩子“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與萬人談”。

在這樣的教育下,如果我們的孩子具有健康的身體、健全的人格,具有良好的德商、智商、情商、逆境商,成為一個適應社會、貢獻社會的人,那么,作為父母,我們就盡到了自己的職責。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