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身節(jié)用”,謹身,行動舉止非常小心;節(jié)用,很節(jié)儉。
“以養(yǎng)父母。此庶人之孝也”,這個孝就是一個兒子對父母怎么樣做,這里說得很清楚,他要自食其力。
民間的自信
說到這兒,五位(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庶人)講完了。但是我們不要被五位蒙蔽住,孔子講的時候,前面有兩個很重要的字“先王”,意思是從前怎么樣怎么樣。到現(xiàn)在哪兒來那么明確的劃分??!孔子那時候春秋末年都亂了套了,孔子那時候的天子按現(xiàn)在的話叫“不作為”,也不可能表現(xiàn)出什么;孔子那時候的諸侯都不作為了,作為不出來了。
魯定公、魯哀公沒有權力,政權被三個大家族把持著。季氏家族執(zhí)國政,后來季氏都不行了,陽虎說了算了;季氏有一度失權,史稱“陪臣持國命”。陪臣還不算真正的大臣,卿大夫才是他的大臣,陽虎是他的家臣,家臣就是大管家,是陪臣。大管家持國命,他把季氏控制住了,等于控制住了魯國。那個時候,你給人家講天子之孝也、諸侯之孝也,對不起!天子、諸侯本人都沒工夫聽你講,他們連自己的命都保不住了。
孔子是借著傳統(tǒng)來講現(xiàn)在,他講這些的目的是要把很多信息通過對歷史的回顧傳播給當時的這些人。這叫把貴族之學拿到民間來,不這樣的話,底層這些人就沒有機會接受教育。孔子的弟子很多都是野人,在城外耕地的人,地位在庶人之下。這些人聽天子如何如何,聽諸侯如何如何,有什么用呢?有什么關系嗎?雖然他們和這些大人物沒什么直接的關系,但他們需要知道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