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兒時父母對我們兄妹最隆重又最誘惑的許愿就是:“成績好,得獎狀,就帶你們去吃火宮殿!”于是我們兄妹對火宮殿的感情,絕對要高過普通長沙人對火宮殿感情的平均值。就是如今,進到那里頭,一望到那朱漆回廊,一聽到那人聲喧闐,仍是覺得特別的親,親到有如見到一情誼極釅的故人,立即要走攏去拍他的肩。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我同我太太辦大事,選擇的形式是旅行結婚,正是煙花三月,遂遍游江南,看鶯飛草長,聽絲竹軟語,回到長沙,我父親說,那還是要辦兩桌酒,只請兩家的親人,大事就完整了。于是就在火宮殿里辦了兩桌。仿佛長沙這古久的火宮殿,可證明我婚姻的莊敬與隆盛。故火宮殿對我來說,又多了一層意思。如今長沙的餐飲業(yè)風起云涌,群芳爭艷,火宮殿在菜式食點及口味上未見得比其他的食肆大館要好到哪里,但我外地來了朋友,帶他們來吃長沙的湘味,我首選的仍是火宮殿。因火宮殿除了吃,它本身即是長沙的一張文化名片。它的古色古香,它的時間痕跡,可使人感受到長沙市井生活煙熏火燎的氣息,感受到歲月可流走,生活卻依舊的那么一脈日子的意韻。
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我父親在醴陵搞社教,節(jié)假日都忙得沒時間回來。1966年的五一節(jié),我母親帶了我同兩個妹妹站在解放路上看大游行,工農商學兵,列隊從跟前過,彩車鑼鼓,秧歌雜技,正是熱鬧非凡??戳艘粌蓚€鐘頭,隊伍才散去。我母親說,走,到火宮殿去。我們于是雀躍。那天吃到的東西真是多,麻油豬血、白粒丸、蘭花干子、臭豆腐干、紅燒豬腳……總之把火宮殿的招牌小吃生生吃了個夠。那天火宮殿人多得打擁堂,進去時桌桌皆有主,我同我妹妹守住一桌快要吃完的席,等他們抹嘴巴走人,才算找了座。我們吃完了,還有人來爭桌位。
吃完后我母親又帶著我們去云芳照相館,說要照一張“全家?!?。但我父親還在醴陵,全家福缺了最主要的角色。那年月,隔一兩年,我們全家就要到照相館照張“全家?!?,唯1966年五一節(jié)這一張,是有遺憾的“全家?!?。
待到照下一張“全家?!睍r,已是上世紀七十年代初了。因照完五一節(jié)這張相,不久就轟轟烈烈來了“文化大革命”。我父母下放,一家人流散到三個地方,家已無“全”的意思,何“?!敝??
要說“文革”前我們吃過的最好的一頓吃食,那便是1966年五一節(jié)在火宮殿。端上來的第一碗是熱騰騰的麻油豬血。那個香呵,如今怎么也嘗不到了。
什么原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