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對母子的重生(2)

在漫長的旅途中 作者:(日)星野道夫


“時代真是變了,曾經(jīng)有小學要我去教特林基特語。我站在孩子們面前,害怕得不得了,因為我把特林基特語鎖在我的心里四十年了。也不知道還說不說得出來?!?/p>

埃達是少數(shù)還懂得特林基特的語言及古老習俗的長老。她經(jīng)歷過巨變的時代,差點迷失了自己,好不容易才掙脫這些痛苦,尋回自我?,F(xiàn)在的埃達,要用剩余的人生,將特林基特傳承給孩子們。

她之所以受人敬愛,不僅僅因為她溫厚的個性,或是懂得古老的習俗,她歷盡滄桑再回歸原點的人生,對特林基特族人而言,更是一種指引。第一次見到埃達的兒子威利時,他讓我感到一種靈氣。清新脫俗又開朗的他,有著能看穿人心的美麗眼神,他還是越戰(zhàn)的退役軍人?!拔覂鹤邮俏业木让魅?。”威利曾這么說。

如同許多黑人一樣,愛斯基摩與印第安青年們,也被送到最危險的前線去。越戰(zhàn)奪走了五萬八千一百三十二名美軍的生命,而少為人知的是,在戰(zhàn)爭結(jié)束后,有三倍、也就是大約十五萬的越戰(zhàn)老兵死于自殺。威利也曾經(jīng)歷精神崩潰,企圖上吊自殺。當時是他七歲的兒子,從下面拼了命地撐住父親的身體。

很久以前,曾經(jīng)參觀過華盛頓特區(qū)郊外森林的越戰(zhàn)慰靈紀念碑。那是一座超過一百公尺、用美麗石材建造的石壁,上面刻著陣亡將士的姓名。日落后,蟋蟀的合唱像是在撫慰著死者的靈魂般,有一種清冽的氣氛。當時,我并沒有想到有多少阿拉斯加的愛斯基摩及印第安青年,也在那些名單里。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