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 蘑菇與人物的誕生(7)

天工開物:栩栩如真 作者:董啟章


栩栩,讓我們回到龍金玉重返祖村探訪哥哥的行程。這是正直人董富第一次到殖民地這邊來。他當時不知道,自己將來不但還要再來這里,還會住在南部的九龍市區(qū),最后會在這個城市終老。這次董富特別帶來了一臺收音機作禮物。那是董富為了結(jié)婚而送的第二臺收音機。為甚么董富會送收音機呢?那和董富的專業(yè)有關系。第一臺收音機是給龍金玉的養(yǎng)父母作聘禮的,是全新的洋貨,菲利普的五燈機,花了十五元,相等于他在電報局工作整個月的薪水。也許由于龍家在廣州市郊的位置問題,那臺收音機起先無法清晰接收。董富拆開收音機,自行加裝了一枝電子管,改成了六燈機,放大電波信號,又弄來銅線和竹桿,在屋頂高處自制了一條接收力特強的天線,才能讓準外父外母好好欣賞電臺的粵曲節(jié)目。新娘家見董富像變魔術(shù)似地把一個無用的木盒子變成能發(fā)聲的小舞臺,對這個準女婿就越加滿意了。送給龍金玉哥哥的這臺收音機卻是二手的四燈機,因為再買新的實在太貴了。不過經(jīng)過董富修理和改裝,這臺收音機無論在外型和功能方面也和新出品無異。

主要的問題是運輸。那個時代的收音機一方面十分昂貴,絕不是普通人家的玩物,二方面是體積巨型,比一般在家供奉的神龕還要大。夫婦兩人從廣州坐火車南下,過境到殖民地,在新界的粉嶺站下車。要知道當時出入境是十分開放的,人們在廣州和V城之間常常自由來往,兩地的生活狀況并沒有很大差別。實施邊境隔離和嚴防內(nèi)地非法入境者,是戰(zhàn)后才開始的事情。粉嶺和南面市區(qū)還有很遠距離,基本上是鄉(xiāng)郊地區(qū)。董富在車站外雇了輛牛車,把妻子和笨重的收音機安放在車架上,自己和車夫在旁邊徒步,足足走了三個鐘頭才到龍村。他們從粉嶺往東行,循著這條路徑走到盡頭就是沙頭角,即是殖民地和大陸的東北角邊界,龍村就在粉嶺和沙頭角之間的山上。其實當時在粉嶺和沙頭角之間已經(jīng)有每天三班的公共巴士行走,但董富情愿信任自己的雙腿。正直人董富是無線電技術(shù)人員,又熱切學習新科技,通曉各種機械原理,但卻偏偏抗拒坐汽車。這聽來確是有點奇怪。除了坐汽車,董富還有其它拒絕接受的事物,不過,栩栩,這些我遲些才再告訴你。

龍金玉在經(jīng)過粉嶺聯(lián)和墟的時候,突然從牛車跳下來,跑去找一間老餅家,買了一包從前和哥哥兩人也很喜歡吃的蝴蝶酥餅。當松脆的酥餅在舌頭上溶化,龍金玉就真正感到,自己是終于回到家里來了。沿著往沙頭角的道路兩旁也布滿農(nóng)田,主要種稻,但田地不及新界西北部元朗一帶那么寬廣和肥沃,因為那邊的漢人大族早在宋朝和明朝已經(jīng)遷入,而清朝才到來的客家人就只有選擇剩下來的較狹小和貧瘠的土地。姓龍的族人不是客家人,但因為遲來,所以際遇和客家人無異。事實上,無論何族,何時遷進,這塊小小土地上的所有人也是廣義的客家。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