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 飯】
未出世的孩子已經(jīng)在說:“我母親是最好的廚子?!保ü煺Z)
無論在世界什么地方,食物都是人們每天的第一需要。即使逢年過節(jié),那些終日在廚房里勞累的人也不得休息,用一則巴西葡萄牙語諺語來說:“不管這一天多么神圣,鍋都要燒飯。”但所有這些飯菜首先都不是為那些真正做飯做菜的人準備的,而是為那些要吃飯吃菜的人準備的。一則芬蘭語諺語這樣諷刺說:“主婦在做飯的時候就已經(jīng)滿足了。”做飯是件非常累人的工作,諺語也對此給予廣泛關(guān)注。筆者不會在這里一一列舉烹調(diào)和燒烤過程中制作的各道飯菜和所使用的各種調(diào)料,但筆者將討論相關(guān)的一些主要問題和觀點。
首先,做飯被視為女性的工作。筆者母親有一本20世紀初出版的菜譜,上面有一則荷蘭語諺語(原文是押韻的):“老婆個子雖然小,但是做飯做得好,男人尊敬得不得了?!笔澜绺鞯馗鞣N不同文化的諺語都強調(diào)、堅持、宣稱、命令或指出:廚房是女人的領(lǐng)地。
女人不管如何聰明,都要守在廚房里面。(印度尼西亞語)
女人和沙丁魚一樣,最終都要面對廚房。(阿根廷西班牙語)
女人和炒鍋一樣,兩者都屬于廚房。(智利西班牙語)
老婆和爐子都該在廚房。(摩洛哥拉迪諾語)
能干的主婦即使下雪天也能把茶燒開。(韃靼語)
鍋里爆炒的對男人無害。(盧旺達語)
如此種種。男人們喜歡把母親的廚藝理想化。諺語也非常重視母親做的飯菜,強調(diào)說,只要有那些必備的調(diào)料,她就能做出美味的食物:“只要有面粉,我們的母親就能做出面包來?!保ㄏED語)從孩子的角度來看,母親必須在場,因為她的親臨可以使食物更美味:
母親不在旁,吃飯肚子疼。(干達語)
水雖然流過運河也是好的,母親準備的飯菜即使不新鮮也好吃。(拉賈斯坦語)
母子投契,蔬菜也是好早餐。(中國藏族語)
在饑荒和貧困的年代,養(yǎng)活孩子需要花費心思,母親絞盡腦汁努力去克服這種無望境界下的極大困難。有些諺語談及母親在貧窮中的絕望心境:
春日的白天越來越長,母親的糌粑卻越來越小。(中國藏族語)
孩子多得數(shù)不清,母親痛苦受不盡。(漢語)
食物眼看快吃完,當媽的最可憐。(干達語)
香蕉樹主干枯了,嫩苗也會干枯的。(雅卡語)
母親為孩子犧牲了自己的健康和幸福,正如一則來自贊比亞的湯加語諺語所言:“母耗子填不飽自己的肚子。”此外,其他一些動物的隱喻也說明了母親的這種無私精神:
自小牛降生后,母牛就不再知飽腹之滋味。(波斯語)
孵蛋的母雞只干活不吃食。(恩阿卡語)
孩子們喜歡和母親一起待在廚房里或在廚房附近,因為這樣可以得到可口的小零食:“會叫‘娘’的孩子有食吃?!保犹┞≌Z)此外,世界各地的諺語也都表達了同樣的意思:
母親在家,孩子有油吃。(突尼斯阿拉伯語)
有娘的孩子吃蛋糕。(加泰隆語)
母親的乳汁最養(yǎng)人。(英國英語)
只有在親娘的廚房里,你才能挑食。(阿散蒂語)
和娘吃飯,不必討剩飯[即討好別人]。(豪薩語)
有娘的孩子有面[食]吃。(莫西語)
家里母親做飯,一年到頭都高興。(孟加拉語)
女人不管怎樣,年輕還是年老,結(jié)婚還是沒結(jié)婚,聰明還是愚笨,勤快還是懶惰,正直還是奸猾,不管她們廚藝是否高超,也不管她們是否喜歡,她們都必須在廚房里工作。原因很簡單,因為她們生為女兒身。諺語指出,女人一旦結(jié)了婚,就應(yīng)該伺候丈夫――也就是說,首先要在廚房里伺候他:“你來到這兒難道不是為了做飯嗎 ”一位干達族丈夫?qū)Σ辉敢庾鲈绮偷钠拮舆@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