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易學流派簡述(5)

大易識階 作者:米鴻賓


作為易學概念,風水一詞,最早見于風水宗師、晉代大文學家郭璞的《葬書》所引的《葬經(jīng)》中。該書論述主旨為:“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p>

友情提示:易學界認為風水一詞最早見于郭璞《葬書》。但據(jù)我考證,該詞首見于《黃帝內(nèi)經(jīng) 素問 評熱病論第三十三》,為病名,指月事不通。

友情提示:佛教認為,生命來源有四種方式――胎、卵、濕、化。(胎生、卵生好理解;濕生,就是濕處生,如腳氣、細菌等;化生,就是無性別繁衍,如某些植物,利用克隆技術繁衍等)。這就明確告訴了我們,萬物的生長除了來自風的傳播(如花粉繁殖)之外,還有的來自于水生。由此可知:風、水主生死。風水何其重要!?

唐宋時期是風水理論的集大成時期。代表人物有唐代的袁天罡、李淳風、楊筠松、曾文瑞等;宋代為賴文俊、吳景鸞、陳摶等。其中影響最大的是楊筠松和賴文俊。楊筠松是唐僖宗時的國師,官至金紫光祿大夫,掌管天文地理之事,號救貧先生,創(chuàng)后世的形勢派。代表作有《青囊經(jīng)》、《撼龍經(jīng)》、《天元烏兔經(jīng)》等等。宋朝的賴文俊,自號布衣子,世人稱之為“賴布衣”,其以陰陽為根本,依托黃帝撰的《黃帝宅經(jīng)》,主要著述《催官篇》二卷傳世,他是理氣派的代表人物。

風水屬象數(shù)中象類,講究神、氣、形、運。形由氣生,故風水講氣脈,學習應先形后理,不可偏廢。

理氣,就是把氣理順了。形,表現(xiàn)的形式有多種多樣。例如,家內(nèi)有獅虎(含鷹、豹、狼等兇猛動物),不傷筋來必動骨。等等。

友情提示:風水,最強調(diào)的就是風和水的作用,強調(diào)的是風和水的來處與去處,其它的都是舍本逐末。(風水學的根本)至于通過在某處懸掛鏡子等物品來產(chǎn)生作用的,則基本屬于風水術的“外道”,可以置之不理。

風水的應用原則:天地人三才之道。

首看元運(時間),次看地運(空間),最后與人結合。

(1)元運,即三元九運,派生于邵雍《皇極經(jīng)世》。其中,皇極一詞出自《尚書》,意為:君王行事的法則,即執(zhí)政原則。商朝賢人箕子《洪范九疇》(上天安民之道的九大原則)之五就是“建用皇極”。九疇中第七疇是關于占驗的――“明用稽疑”。

(2)地運,斗轉(zhuǎn)星移,對應地上也相應發(fā)生變化。二十八星宿有星接連六十年不變,對應世界的某些地區(qū)幾十年來總是戰(zhàn)亂。有的地區(qū)以前是荒土地,但天象有變,地亦有變,所以很快出現(xiàn)崛起。

友情提示:要選擇一個好地方,通常至少需要一年的時間。(選擇地穴的方法)

地有地穴,就像人身的穴位一樣,有溫暖、溫和的反應。春季,好的地方草木先長,且旺盛。夏季,雨天時,離遠望去,地上冒氣處即是地穴所在。秋季,地穴處草木凋零最晚。冬季,即使再冷,地穴所在處也比其他地方溫暖,落雪即化。

此外,真正的地穴,其來風也溫和,不急不燥。

還有,每塊地和人一樣有旺衰。例如,湖南韶山毛主席故居,現(xiàn)代人住在里面再也不會誕生出偉人了――因為地運已過。

地運的變遷,有時間的周期,中國傳統(tǒng)觀點認為:它取決于天元運。一個元運為一百八十年,分為三元九運。其上、中、下三元,每個為六十年,這三元又進行三分,就變成九份,每隔二十年一變化;現(xiàn)在是處于下元八運。俗語說“富不過三代”,就是從這個角度看待問題所得出的結論。當然,“富不過三代”,人們是否接受這個觀點,還要看個人心目中“富”的定義為何。我的觀點是:“富”,決非指一般高收入的家庭,而通常是指擁有一定規(guī)模企業(yè)、且具備傳代可能性、而其興衰又能引起社會關注的富有家族。

(3)與人結合。

不是好的地方就適合所有的人,就象好的崗位不見得每個人都能干好一樣。有福之人不落在無福之地。人運與地運是相應的。因此,研究風水研究易最好能懂天文,并善用天地人三才之道。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