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打造完美外表,吸引力即刻變強大

如何迅速吸引你周圍的人 作者:李文勇


適當的外表是我們在交際中的第一得分點,因此不要忽視這個心靈的外在折射標志。透過外表我們可以窺知一個人的內心,同樣別人的敏銳目光也在通過它分析著我們的心理。要想讓自己的吸引力在別人心目中迅速增大,打造完美外表刻不容緩。

01適當的外表會為我們贏得多少分

你的外表會為你在人際交往中贏得多少分?對于這個問題人們眾說紛紜。在傳統(tǒng)觀念中,不應該以貌取人仿佛是正確的,可在現(xiàn)實生活中卻往往不是如此。

社會心理學家曾經做過這樣的實驗。他找來兩名志愿者在人流密集的路邊扮作乞丐。兩個人中一個是小女孩兒,面目清秀而且看上去非常柔弱。她的衣著樸實,但非常干凈;另一個人是一位枯瘦的老年人,風霜在他的臉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記。老人衣著破舊,而且人也比較臟。兩人在相隔不到百米的地方分別乞討,結果半天時間女孩兒總共討得196元,而老人僅討到了70多元。雖然這個實驗的不確定因素很大,但外貌在我們的社交行為中所能起到的作用還是讓人一目了然。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結果呢?我們不是一直強調不能以貌取人嗎?對此,心理學家用暈輪效應的理論進行了解釋。

心理學詞典

暈輪效應:在人際交往中,交際個體對對方(尤其是初次見面的陌生人)的認知和判斷往往只是從對方所表現(xiàn)出的某一局部出發(fā),進而得出整體印象的。用句俗語形容,這種現(xiàn)象就是“以偏概全”。

20世紀20年代,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愛德華?桑戴克提出了暈輪效應的概念。在說到這種心理現(xiàn)象的內容時,他舉了一個很恰當的例子。在刮大風的前夜,我們往往會在月亮周圍看到一圈月暈(一個光圈)。事實上,月暈并不是真實的月亮,而僅僅是擴大化后的月光而已。借助這個比喻,桑戴克就把這一心理現(xiàn)象稱為暈輪效應。

在我們的社交活動中,暈輪效應的作用非常明顯。我們都知道,外貌是我們給別人帶去的第一感官印象。通過外貌,對方會對你進行初步的評判——和善、儒雅、蠻橫、霸道……這些第一印象往往會讓對方在內心給你的人品或者其他方面進行定性。

為了驗證這一理論的正確性,心理學家戴恩曾經主持進行了一個實驗。他讓受試者分別觀看一些照片。照片涉及5個人,從外貌上看他們各有不同的氣質:有的人看上去魅力十足,有的人則顯得非常落魄,還有的人非常大眾化、泯然眾人。看過照片以后,戴恩要求被試者在與魅力無關的特點方面評定這些人。結果表明,受試者對有魅力的人比對無魅力的人賦予更多理想的人格特征,如友善、冷靜、自信等。而且,戴恩在數天以后還對受試者進行了回訪,請他們觀看照片并再次評價,結果這次得到的結果與第一次大致相同。

從這個實驗中我們可以看出,許多人都會根據你的外表做出一個涉及你方方面面的、以偏概全的評價。根據首因效應,你在以后的相處中很難扭轉對方的這一感覺。所以,一旦因為你的外貌而讓別人做出不好的判斷,那么你與對方的交往將大受影響。

在生活中,對于暈輪效應的“威力”,許多人體會頗深。

前不久,小松在與朋友聚會時認識了一個女孩兒,名叫小紫。小紫今年25歲,剛剛參加工作不久,年輕貌美,性格開朗,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好姑娘。小松當時就對她產生了愛慕之情,聚會結束后,便對她開始了“追求之旅”。

在朋友們看來,小松雖然算不上鉆石王老五,可個人條件也不差:碩士畢業(yè),工作幾年來已經成為一個不大不小的領導,英俊、性格好、可靠……對于自己的條件,小松一向很滿意;可不知道為什么,小紫就是看不上他。到底是哪里出問題了?小松百思不得其解。

為了揭開謎底,他請一位和小紫不錯的女孩兒去探聽口風。一問才知道,小松給小紫的第一印象太差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