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當孩子哭鬧時,他是想得到爸爸媽媽的關注

孩子動不動就哭鬧,媽媽怎么辦? 作者:(美)奧德麗·瑞克


孩子哭鬧,不是因為他們想聽自己發(fā)出的那些噪音,他們都是有計劃的。下面的例子就能說明這一點。

美華有一個4歲的兒子,叫喬喬。她發(fā)現(xiàn)自己在和喬喬的斗爭中很難取勝,大多數(shù)時候只能任其妄為。有一天,喬喬的姥姥正好來家里做客,整整一天,這兩個大人想盡了一切辦法去滿足、遷就、取悅喬喬。

姥姥才剛來了一會兒,喬喬就已經(jīng)哭鬧得不依不饒了。首先他對早餐很不滿意,因為他最愛吃的那種麥片粥吃完了,而且他完全不想去嘗試其他品種。姥姥站出來去解決這個問題,她急匆匆地跑到商店買了麥片回來,又急匆匆地做成麥片粥給喬喬吃。才吃了幾口,喬喬又放下勺子哭鬧,因為姥姥買的也不是他想要的。

姥姥和媽媽又為他準備了面包和雞蛋,他還是不滿意,他統(tǒng)統(tǒng)不想要。媽媽和姥姥認為,喬喬一定是哪不舒服,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解釋他的情緒為什么這么壞。

去幼兒園的時間到了,喬喬哭著不想去,姥姥猜他是想跟自己一起待在家里……所以他真的就被留在家里了。

在這一天剩下來的時間里,兩個女人都在試著哄喬喬高興,但是她們的努力完全白費了——即使是去商場給喬

伊買了他很久前就想要的玩具,或者在他最喜歡的快餐店吃飯——都沒能讓他停止哭鬧和哼哼唧唧。但是,因為他一直沒有大發(fā)脾氣,媽媽和姥姥還覺得“今天真是不錯的一天呢”!

和大多數(shù)父母一樣,媽媽相信:喬喬的要求是合理的。孩子需要吃早餐,一個好的媽媽就應該提供早餐;如果孩子只想吃那一種麥片粥,一個好的媽媽就該給他準備那一種麥片粥。你得一個接一個地應付著。

媽媽并沒有注意到,她和孩子相處時,她變得緊張兮兮的,并且?guī)缀醢丫θ糠旁诤⒆由砩?;媽媽更沒有注意到,自己正在教孩子學會苛刻、挑剔,并且無視別人的感受。

媽媽認為,是因為她煮的麥片不合喬喬的口味,所以喬喬才哭鬧。但是對于喬喬,麥片只是一個工具,他可以通過它來獲得關注,并強化他那種錯誤的歸屬感。當姥姥跑去商店為他買了別的品種的麥片時,他更感到自己很重要了。

早餐、幼兒園、玩具是一個舞臺,喬喬可以在上面盡情表演,讓大人把注意力都放在他身上。想要控制大人,這才是隱藏在孩子哭鬧背后的真正目的。他們哭鬧,不是因為壞,而是因為哭鬧能讓他們覺得有控制權,并且能達到目的。

媽媽和姥姥沒能教會喬喬,要考慮自己的行為會對別人造成什么影響。要懂得為別人著想,孩子必須具備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在與家人的相處中學會如何付出和如何獲得。

孩子并不知道,換位思考與相互配合能給予他們的是更加融洽的關系,也能帶給他們更多的滿足感和歸屬感。那些縱容孩子哭鬧的家長事實上正在蒙蔽孩子,讓孩子喪失了在家里找到自己位置的機會,所以我們才說,原來是父母在“鼓勵”孩子哭鬧!

像喬喬這樣的孩子還沒有機會認識到,其實世界上還有別的方法——為家庭做貢獻,能讓他覺得自己在家里很重要,因為他一生下來就被嬌生慣養(yǎng)著。很多父母都會犯同一個錯誤,他們認為用不著期望孩子對家庭有所貢獻?!昂⒆舆€太小而不能幫忙,還不能替爸爸媽媽著想”,這樣的想法絕對有百害而無一利。

每個孩子都要為維護家庭日常運轉而出力——那些統(tǒng)統(tǒng)由父母來承擔的家務(洗衣服、做飯、打掃衛(wèi)生、倒垃圾等),可以分給孩子一些,哪怕是給最小的孩子。

當我們阻止孩子幫我們倒垃圾,或者幫我們洗盤子時,我們是在否定孩子為家庭做貢獻的努力。還有更糟糕的,我們是在制造這樣一種局面,“鼓勵”孩子設法用哭鬧來獲得關注和控制他人。

處于防守方的父母確實很不容易了,他們每天都是拖著疲憊的身體,帶著挫敗感和工作壓力回到家里,哪還有什么好心情,更別提微笑著、充滿耐心地去鼓勵孩子為家庭做事了。對他們來說,做晚飯時把孩子放在電視機前更方便一些。然而,他們疲憊或泄氣的狀態(tài),不僅妨礙了他們教育孩子,而且正在制造更麻煩的問題。

一個小孩不可能完美地完成任務,但父母放手讓他去做,遠比剝奪他嘗試的機會要好得多。父母做事時把孩子撇到一邊,這樣孩子肯定無法擁有為別人著想的能力和合作意識。父母的目標應該是讓每個孩子都堅信:“這個家離了我就不行!”

我們認為,如果大人能以鼓勵孩子做出貢獻的方式教育孩子,而不是一味告訴孩子“你們太小,什么都不會,只會幫倒忙”,那么像哭鬧這類不當?shù)男袨榫蜁蟠鬁p少。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