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979 我的家庭

我們臺灣這些年 作者:廖信忠


  

1979年對于臺灣來說,實在是不怎么安寧的一年。1月1日,美國與臺灣當局斷交,年底又來了個“美麗島事件”,我看當局頭都大了。

但對一般百姓來說,1979年最大的事就是開放去島外觀光。在過去,只有經(jīng)商、公務(wù)、留學(xué)等才能離開臺灣,現(xiàn)在沒有具體的事情,也可以離開臺灣觀光了,因此,香港瞬間就被臺灣人“占領(lǐng)”。

而我家的大事就是,我妹在夏天出生了。在20世紀70年代末的臺灣,當局鼓勵的生育政策是“一個孩子不算少,兩個孩子恰恰好”這種大家都會背的口號;另外,那幾年還有一種口號叫“三三三一”,指婚后三年生第一個小孩,過三年再生一個,理想的結(jié)婚年齡為男28歲、女25歲。我爸媽還真響應(yīng)號召,剛好生了一男一女,一家四口,標準地邁入中產(chǎn)階級家庭。

在這之前,臺灣人總是喜歡多生,像我父親就有七個兄弟姐妹,母親家也有五個。越窮的人家越喜歡生得多,看起來好像不太合理,但若從經(jīng)濟學(xué)角度來看,過去臺灣比較窮,一般百姓必須多生增加機會,這是可以理解的。但到20世紀70年代就開始有了人口壓力,當局開始鼓勵少生。這幾年口號又改啦!“兩個孩子恰恰好,女孩男孩一樣好”,特地將女孩放在男孩之前,希望消除重男輕女觀念。后來因為少子化的風(fēng)潮,又改成“兩個孩子很幸福,三個孩子更熱鬧”,希望民眾多生幾個小孩。

總之,我多了個妹妹,只差我一歲而已。由于年齡相仿,所以我跟她不存在什么“哥哥保護妹妹”這種事,反而從小打架打到大:她咬我手臂我抓她頭發(fā),吵吵鬧鬧的,好不熱鬧。當然這樣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我家在這一年也留下了第一張全家福:媽媽抱著妹妹,爸爸挽著媽媽,我騎在小木馬上。

1980 臺灣當年的電視臺

美麗島事件以及來年的大審,絕對是影響臺灣民主化進程的一件大事,不管是當初給臺灣人民的震撼力,還是后來對當事人、辯護律師們的未來發(fā)展,都影響重大。

我當年還小,沒什么感覺,很多事都是后來從長輩口中聽來的。那個年代小道消息特別多。當然啦,當局控制著幾個不自由、無法滿足人民知情欲望的媒體,社會上小道消息或謠言自然傳得就快。在開放電視頻道以前,臺灣的無線電視臺只有三個:

臺灣電視臺,簡稱臺視,是臺灣省政府所有的,也是臺灣第一個電視臺,所以常常會看到一些農(nóng)漁民情報道,那時普遍認為臺視的報道會稍微客觀一點兒。

“中國電視臺”,簡稱中視,是國民黨所有,所以很多都是國民黨活動內(nèi)容,內(nèi)容嘛,在以前也比較“忠黨愛國”一點兒。

中華電視臺,簡稱華視,是軍方所有,所以每周四都會有所謂的“莒光園地”,部隊里的阿兵哥每周四都必看這個節(jié)目,接受一下洗腦,不過大多數(shù)人都是在補眠,一直到美女主持人又出現(xiàn)為止。

在20世紀70年代,臺灣電視收視率最高,也是史上收視率最高的節(jié)目,是閩南語布袋戲“云州大儒俠史艷文”。布袋戲是一種人偶戲,當時在中午時段播出。一到中午,街道空無一人,收視率達到百分之九十幾。后來因為實在太猛太轟動,據(jù)說當局以“妨礙工商活動”之名給禁播了。

話說回來,雖然當時臺灣有這三個電視臺,但在那個“黨領(lǐng)導(dǎo)一切”的時代,報道的內(nèi)容都是審核過的,大同小異。不過這三家電視臺也保持著既競爭又合作的關(guān)系,比如當局重大慶典時就來個聯(lián)播,三臺各派出當家主播和主持人負責一個部分。而三臺節(jié)目又各有特長,比如說臺視長于新聞,現(xiàn)在很多有線新聞臺的主管最早都是臺視出來的。中視長于戲劇,臺灣第一部連續(xù)劇《晶晶》就是中視推出的,許多大陸朋友熟悉的瓊瑤劇,如《梅花三弄》、《還珠格格》也都是中視播出的。不過這幾年很多劇都外包給大陸,或為了節(jié)省成本,索性直接買大陸劇來播,算弱掉了。華視雖然是軍方所有,但長于綜藝節(jié)目,從前到現(xiàn)在一直如此,許多名主持如張小燕、胡瓜等人,也都是在華視發(fā)跡的。

離題了,下面來說美麗島事件。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