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朗的父親曾逼他自殺
2009年1月,從童話節(jié)的采訪現(xiàn)場出來,在市民中心公交站臺我遇上了一對母女,女兒抱著一把小提琴哭哭啼啼:“我不去香港,我就是不去香港?!蹦赣H見我在看她們,不好意思地說道:“我讓她回香港練琴上課,她不喜歡去?!?/p>
孩子依舊哭鬧著:“我本來在園嶺小學(xué)上得好好的,為什么讓我轉(zhuǎn)學(xué)?”母親笑了笑解釋:“因為我們是香港人,為了方便她升中學(xué),于是早點將她轉(zhuǎn)學(xué)了?!甭牭竭@句話,女兒故意將鼻涕蹭到了母親的衣服上,“不,你不是香港人,你是西安人?!眲x那間,母親臉上閃過一絲尷尬。
為了讓孩子能有更好的學(xué)琴環(huán)境,為了讓孩子受到自己認(rèn)為好的教育,家長不惜將小孩從深圳轉(zhuǎn)學(xué)到香港,縱使孩子是千般萬般的不樂意,每次回深圳后都不想去香港,縱使孩子并不喜歡學(xué)琴。天知道全國有多少小孩的童年都是這樣被父母破壞,在別的孩子幸福地玩耍時卻被家長逼迫做不喜歡做的事情。
2009年的最后一個月,郎朗來到了深圳舉辦新年音樂會,音樂會頭一晚郎朗給100名深圳小琴童在音樂廳上了一堂公益鋼琴課。元旦逛書城時,無意中看到一張帥氣的封面,黑色的外套與白色的襯衣相得益彰,也與鋼琴鍵盤的顏色相符:《郎朗自傳:千里之行——我的故事》。為了彌補未能現(xiàn)場聽郎朗音樂會的遺憾,頭一次買了本帥哥的自傳。在我看來,某種程度上父親郎國任的執(zhí)著成就了郎朗的今天,但同時也剝奪了郎朗兒時的許多快樂。
令人不曾想到的是,朗國任還曾逼郎朗自殺。幼年的朗朗不到兩歲時就開始接觸鋼琴,童年幾乎都與鋼琴相伴,只要他做些頑皮的事情,就會受到父親的責(zé)罰。為了讓兒子學(xué)琴,郎國任還辭職帶兒子到北京求學(xué),向親朋好友借錢帶兒子去考試。
郎朗與父親有時因為練琴發(fā)生沖突,一次郎國任誤會朗朗貪玩,沒有準(zhǔn)時學(xué)鋼琴,便歇斯底里吼叫道:“我為了你放棄我的工作,放棄了我的生活!你媽為了你拼命干活,勒緊褲腰帶過日子,每個人都指望著你……你還不練琴,你還不照我說的去做。你真是沒理由再活下去了。只有死才能解決問題。即便現(xiàn)在就死,也不要生活在羞辱之中!這樣對我們倆都更好。首先你死,然后我死?!崩蓢坞S后拿起一個藥瓶讓郎朗全部吞下,“吞下去,你就會死,一切都會結(jié)束……如果你不吞藥片,那就跳樓!現(xiàn)在就跳下去!跳下去死!”
父親的話語給了郎朗很大的傷害,并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郎朗心里的傷口都難以愈合。雖然父母對孩子肯定是真心的,但望子成龍的迫切會給孩子帶來不完美的童年,并讓他有一生的遺憾。
(呂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