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給名人卸妝
卸去厚厚的粉底,紅顏老了莫遮掩,英雄末路莫不認(rèn),揭開鏡頭投射的偽裝,還一串赤裸裸的真性情
人人都需要一個梁文道
《噪音太多》、《我執(zhí)》、《常識》,2009年書市最猛的莫過于梁文道,一口氣推三本書,并且立刻榮登深圳書城的暢銷書排行榜。無獨有偶,去年廣東高考作文題還就叫“常識”,無怪有人要說,梁文道不火都不行。
簽名售書、搞講座、上電視,梁文道成了近年來深圳人心目中最紅的大叔。 借用梁文道評論馬英九時說的話,“越是有吸引力的人,我們越難相信他居然受得住誘惑,這是鐵律。可是仍然有人要問:真有這么完美的人么?他是裝的吧,他一定很壓抑……總之,大家還是不能徹底信服你這張真正的臉孔,你要比任何人都要艱苦地證明自己的品格與能力?!?/p>
聰慧、博學(xué)乃至天才,老實說,這些優(yōu)勢在信息膨脹的時代,其實都已經(jīng)不那么稀罕。但當(dāng)與它們同時呈現(xiàn)的并非刻薄、沖動、充滿優(yōu)越感的自以為是,泛商業(yè)或泛娛樂,而是包容、客觀、謙遜和溫和的時候,情況必然會有所不同。而這正是許多人喜歡梁文道的原因。 他既是一個保持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人,又是開拓、包容的,他既是講述者又是傾聽者。甚至連他恰到好處的語速和聲線都是加分的理由。在急躁而喧囂的時代,可能“人人都需要一個梁文道”。
正如梁文道在為《常識》作自序中所說,美國社會學(xué)家米爾斯認(rèn)為,“你們一想到‘出版’這個動詞就想到印書,但它的真正意義是‘面向公眾’?!比绻娭皇窍胫酪话鸭舻稙槭裁醇舨粩嗝€,實在用不著介紹工具與技術(shù)的“本質(zhì)”或者闡述大段物理原則,而“只需要說這把剪子是不是太鈍了,甚或干脆換把新的”。梁文道曾把自己定位為“買辦”,要把封鎖在學(xué)術(shù)著作里的有趣的想法、很好的觀念“翻譯”給普通人,“開卷8分鐘”是他的一種嘗試,他的書也同樣基于此。
塞林格說,世界上有兩種好作家,一種讀完了作品之后讓你不會產(chǎn)生任何感想,另一種卻會讓你特別想去見上一見。梁文道顯然就屬于后者。“這是一個急躁而喧囂的時代,我們就像住在一個鬧騰騰的房子里,每一個人都放大了喉嚨喊叫。”梁文道曾說,這是個每個人都要說話,但卻沒有人想聽的年代。懂得聽有時要比懂得說更要緊。 梁文道將公眾越來越高漲的言論需求歸結(jié)為:“也許我們乖得太久了,不想再當(dāng)個只能聽話的傻孩子,所以我們現(xiàn)在都有話要說?!倍茉馊绱诵鷩W,必須把標(biāo)題起得再聳動一點,讓自己發(fā)言的姿態(tài)更張狂一點。因為正是那些語調(diào)與姿態(tài)讓他能夠被人看見。被人看見,所以存在。“于是每個讀者其實都是作家?!?/p>
而對許多人來說,梁文道的意義也就在于“我覺得如果是他,無論我的言論有多么幼稚和漏洞百出,他也必然會認(rèn)真聽完,并且不會嘲笑我”。在梁文道身上能夠?qū)崿F(xiàn)諸多“不可能”的理想或者幻想。比如你能夠想象王小波會穿商業(yè)時裝走T臺么?你能夠想象和易中天分享A片的心得嗎?或者保證竇文濤在回應(yīng)“接吻門”事件的時候,聲線不會有暫時幾度的提高?但如果對象是梁文道,這些似乎都是可能的。他是一個冷靜的旁觀者,靠譜的答疑解惑者,也是親切的可以聊性幻想的大叔。
陳丹青說過,一個人的外表就等于這個人。127年前王爾德在紐約上岸,以一身鑲黑穗緊身天鵝絨上衣、平絨燈籠褲和絲綢長筒襪顛倒美國眾生。而梁文道則以平頭、黑框眼鏡、圓領(lǐng)白T恤、黑中裝外套為深圳人打下自己的造型LOGO。無論他是否刻意為之,至少對似乎“五四”之后,內(nèi)地文人就再不對與“造型”和時尚有任何關(guān)系的印象有所觸動。原本大眾熱愛窺私是因為能夠看到高高在上的人“也和我們一樣”,產(chǎn)生將偶像拉到泥塵里的快感。但當(dāng)偶像們都像梁文道一樣自己主動坐在泥塵里,這份感情又變得微妙起來。
(周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