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驚訝的是,這起謀殺案件和谷歌搜索頁面上的平庸的廣告是相同的:它們都根據(jù)鍵入谷歌搜索框的內容作為推斷用戶心里當時實際上想的是什么。對廣告商而言,谷歌提供了一種投顧客所好的方法,其精確程度前所未有:某個廣告只有在用戶發(fā)生對該主題(如“毛伊島酒店”)感興趣的明確信號時才會彈出來。這個興趣或許在5分鐘之前還沒有產生,也可能5分鐘之后也不會產生,只是在“毛伊島酒店”這個搜索被提交的那一刻,該用戶(無論是男還是女)才對毛伊島上的酒店發(fā)生了興趣。正在被搜索的內容與該用戶對與搜索語詞緊密聯(lián)系的廣告信息的感受力之間的密切關系是如此之真實而又可靠,使廣告商迅速認識到,在谷歌上登載廣告是實現(xiàn)期待的十分有效的途徑。
一般公眾并不喜歡由谷歌偶然碰上的東西:這種方法無非是在最恰當?shù)臅r機――即當相關主題在某個用戶的心中出現(xiàn)、或即將出現(xiàn)時――向這個對象奉上高度個性化的廣告,做到這一點,根本不需要了解這個用戶的任何個人情況:年齡、性別、收入、民族、郵政編碼――所有這些都與谷歌的廣告引擎無關。谷歌需要知道的已經(jīng)全部掌握了,這就是搜索短語;憑借這條短語,就可以找到與其啟動的回應內容高度匹配的廣告。
谷歌的廣告營銷是如此完美,根本不必涉及提交搜索的人的任何資料,所以谷歌的管理層認為,完全不必理會那些批評他們的服務將會泄露用戶的個人隱私的聲音。甚至到了2003年,谷歌仍認為自己是一個沒有理由搜集個人信息的搜索公司。當谷歌的一名運營高級副總裁烏爾斯?霍爾茨勒(Urs Holzler)在一次談話中被問及谷歌如何保衛(wèi)個人的隱私安全時,他解釋道,谷歌的用戶不必登錄就可以使用服務,所以他們是誰,根本無從知曉。說到谷歌同其他搜索網(wǎng)絡的區(qū)別,霍爾茨勒指出,谷歌不提供電子郵箱,所以用戶對于個人隱私的擔心只不過是“一個小問題,比問你們有沒有電子郵件服務這個問題還要小”。然而,也是在同一年,谷歌引進了Gmail免費網(wǎng)絡郵件服務以及許多要求谷歌用戶表明自己身份的新服務項目。此前,谷歌曾經(jīng)聲稱它沒有關于自己用戶的個人信息,所以也無從泄露相關信息。現(xiàn)在他們著著實實有了這種信息了,所以它再也不能聲稱泄密是不可能的事了。
但是,最終證明給谷歌制造了最大麻煩的還不是泄露信息,而是谷歌管理層的一項慎重決定:通過技術上的捷徑加速實現(xiàn)趕上Facebook的目標。2007年12月,即Facebook引進Beacon之后1個月,谷歌遭遇了一場公關危機。當時,它在谷歌聊天程序中增加了一個類似于社交網(wǎng)站的專欄,可以提供網(wǎng)上即時通信和基于互聯(lián)網(wǎng)的電話服務。谷歌決定,用自動方法確定任何接到“谷歌聊天”用戶的電話的人都是該用戶的“朋友”(僅就這個情境而言)。谷歌現(xiàn)在開始向這些接受者發(fā)送來自另一個服務器谷歌閱讀器(Google Reader)的節(jié)目,這個服務器被假定只通向用戶已經(jīng)明確指定為其個人的朋友的人。批評家們將這一新式的谷歌專題與Facebook的Beacon作了比較。(Mothley Fool網(wǎng)站寫道:“這些天來所有的人都跟在Facebook身后亦步亦趨,甚至失足了也毫不自知?!保┖虵acebook一樣,谷歌也把過失推卸給選擇退出的用戶,而不是想辦法鼓勵用戶通過選擇進入的系統(tǒng)參加進來。的確,谷歌迫切希望為用戶創(chuàng)建一個穩(wěn)定的社交網(wǎng)站,卻不料做出了一個愚蠢的臆測,認為任何在線交談――甚至是同從前的雇主交談――都可以等同于被引進一個密友圈子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