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孩子只會將過于頻繁的嘮叨當做耳邊風

上班族媽媽的教子寶典 作者:(韓)林明南


第六期

孩子只會將過于頻繁的嘮叨當做耳邊風

偶爾,全家人準備一同去逛折扣商場,孩子們便會顯得異常高興。他們不僅僅是因為能夠跟隨爸爸媽媽一起出門而感到喜悅,內(nèi)心之中對于渴望已久的玩具或是可口的食物,也必然會產(chǎn)生一種即將獲得的興奮感。每每此時,他們便會興奮地大喊大叫或是在沙發(fā)、床上蹦跳不停,嚴重時甚至還會在某些小事上犯錯不斷,例如在洗臉、刷牙、換衣服等日常小事上丟三落四、拖泥帶水。當然,他們自認為自己已經(jīng)在很努力地掩飾這種興奮情緒,并試圖將自己表現(xiàn)得與平常毫無二致。

可惜的是,許多媽媽看不透孩子們背后付出的努力,她們只憑自己的直觀感受作出判斷,專揀礙眼之處評判,無意中,便將諸多禁令及否定性的字眼吐露出來。

“行了,別再添亂了,我都快被你給弄暈了!”

“你還在磨蹭什么呀?沒有聽到媽媽剛才跟你說的話嗎?動作快點!”

“你犯傻了啊,怎么連這種事情都不會做?”

“在家時媽媽就對你說過這件事沒得商量,不行就是不行!”

“不是告訴你不要做了嗎?你是不是聽不懂人話?”

“媽媽叫你怎么做你就怎么做!”

倘若在毫無心理準備的情況下,沉浸于興奮之中的孩子突然間聽到這些話語,他又會是什么反應(yīng)呢?媽媽每天絮絮不止的嘮叨又會令孩子產(chǎn)生怎樣的想法?對此,有些媽媽會作出反駁,她們認為自己之所以說出這種否定或禁令性28的話語,完全是為了約束孩子的出格行為。但她們顯然沒有考慮到,孩子在聽到這些話語以后是否會感到傷心、自卑。

倘若孩子是第一次聽到或并不熟悉媽媽的嘮叨,他也許會為成為“聽媽媽話的乖寶寶”而做出一番努力,但有些孩子天生活潑好動,且記憶力有限,對于他們而言忘掉媽媽的囑咐只是眨眼之間的事。如果是這樣,媽媽每間隔一段時間便要去重復此前的話語,而孩子則未等媽媽講完便會想“又開始了”“干脆當做耳邊風吧”。

當我們遇到上述的情況時,與其將自己此刻的壞情緒如實表現(xiàn)出來,還不如使用看似毫不在意的語氣引導孩子的思維,讓他們自己作出正確判斷,并將之付諸行動。例如,我們可以自言自語般地給孩子一個提醒,這樣大部分孩子均能立即明白其中的含義,并聰明地改變他的做法。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