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間平地上,一穿著古怪之人手起劍落,對面的一名強盜,還沒反應過來,便人頭落地。難道這衣著怪異、登門問罪的人,就是那位武功極高的俠客嗎?
從宋國歸來,孔丘日日埋頭讀書。國人尊孔丘學識淵博,皆稱其為夫子,生活平安無事。轉眼一年過去,亓官氏降下一子,昭公特派人去鄄城捉得一大鯉魚送來祝賀,孔丘高興的不得了,為子取名孔鯉,字伯魚,這更是喜事一樁。
誰知天有不測風云,不速劍客竟無故登門問罪。
“不知閣下何故登門?”
“在下子路。魯國內(nèi)外現(xiàn)在很多人稱你為夫子,我這次來就是要向你請教一些問題,要能答上來,我便拜你為師,答不上來……子路晃了晃手中的長劍,我平生最恨的就是欺世盜名之徒!”
子路興師問罪孔丘,原來還另有情由。子路一直在季平子家任職,替平子鏟除強盜。季平子目前有兩大心事:一是日益引起世人注意的孔丘,另一個就是權力逐漸上升的陽虎,他也知道陽虎偶爾會有一些欺主的想法。他想利用子路問罪孔丘,一石二鳥,既除孔丘,出一出自己的惡氣,還可以警告一下身邊的管家陽虎,讓他老實點。子路讀書不多,只是偶爾在平子、陽虎的談話中聽說過孔丘的一點信息,對孔丘不太了解。此時受季平子蠱惑,誤以為孔丘也是欺世盜名之徒,這才找上門來。
子路也算是一個爽快之人,諸如關于管仲未能盡忠公子糾,改投齊桓公等事件,一連問了幾個有關仁與義的問題。
孔丘從子路問題中悟出,對方并不是一個惡人。于是從道德治國角度,從大仁、小仁的區(qū)別,清楚地闡明了管仲的政治理念,客觀地評價了管仲。
孔丘理論立足點之高,語言剖析之清晰,不由讓子路折服。
孔丘看了看子路的穿著,說道:“看你現(xiàn)在這樣子,頭戴這樣的冠帽,想來平素必然好勇斗狠,那么請問,君子之勇與小人之勇,大勇與小勇的區(qū)別究竟是什么?”
子路立刻坐直身子,沒有回答,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孔丘一字一句地說:“勇于仁、勇于義、勇于禮,勇于智。”
子路猛然抬起頭,問道:“你這話怎么講?”
孔丘慢慢說:“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真的君子,不會為了求生而做有害于仁德的事情,而是會舍身做有利于仁德的事情。能做到殺身以成仁,便是君子之勇。反之,好勇而不仁,那就是小人之勇?!?/p>
子路點點頭說:“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