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后的這種反常有時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比如說,在漢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劉邦的長子,非呂后所生的齊王劉肥來到長安朝見呂后和漢惠帝,呂后竟然在一次家庭私宴上想用毒酒毒死劉肥,因為漢惠帝與劉肥一起舉杯敬酒,呂后投鼠忌器,才沒有讓劉肥當(dāng)場斃命。但她仍然心有不甘,逼得劉肥只能把自己的封地拿出一部分,獻給呂后的親生女兒魯元公主。更出格的是,劉肥竟然被逼得要認(rèn)他的同父異母妹妹為自己的老娘,尊這位同父異母妹妹魯元公主為齊王太后,才撿回了一條小命。諸如此類的例子舉不勝舉。
可能有的朋友會問了,呂后為什么會這樣?
這個問題提得好,我的答案是——這是一種人性被扭曲后的極度的變態(tài)反應(yīng)。
呂后的一生與劉邦有著千絲萬縷的關(guān)系,在呂后看來,她對劉邦的付出和劉邦給予她的回報是那樣地不成比例。當(dāng)初嫁給劉邦時,呂后可以說是一朵鮮花,而劉邦雖然不能說是一攤牛糞,但當(dāng)時確實是一個要錢沒錢要地位沒地位的小混混,而且年齡上劉邦還比呂后大了差不多20歲。自打跟了劉邦以后,呂后幾乎就沒有過過幾天舒心的日子,在劉邦沒有起兵造反的時候她給劉邦生兒育女,還要下田耕作;劉邦起兵造反后,呂后又深受株連,先是被抓在當(dāng)?shù)氐谋O(jiān)獄里遭獄卒羞辱,被救出后,不久又和自己的公公也就是劉邦的父親一起成為項羽的俘虜。劉邦連老爹都可以不要,肯定對她這個結(jié)發(fā)妻子也沒有什么情義可言。
在項羽那過了差不多一年朝不保夕的囚徒日子回到丈夫身邊后,她看到的是丈夫身邊又有了一堆女人,這些女人一個個都比她年輕漂亮,但她仍然癡心不改,幫助丈夫打天下,可劉邦給她的回報卻是——屢次三番要廢掉她所生的兒子,改立戚夫人那個小狐貍精所生的如意。即使到了臨死之前,老公劉邦也沒有下令讓她臨朝稱制。
這一切的一切,都令自尊心極強的呂后感到難以名狀的壓抑,這種壓抑實際上是一種人性的扭曲。物極必反,一旦壓在她身上的那座大山突然消失之后,她肯定會以十倍百倍的瘋狂去尋找她曾經(jīng)失去的很多東西。于是,呂后成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兩個凡是”的實行者。所謂“兩個凡是”就是“凡是老公劉邦所喜歡的,她一律憎惡;凡是老公劉邦所堅持的,她一概反對”。循著這個思路,我們就不難理解前面所提到的一系列反常之舉了。
比如說,她為什么見了匈奴首領(lǐng)寫來的帶有調(diào)戲意味的信而不生氣?以往許多專家往往都從她是一個政治家,有政治家的雅量這個角度來解釋這件事。而在我看來,呂后的態(tài)度實際上乃是對老公劉邦的一種快意的報復(fù):當(dāng)年你不斷調(diào)戲別人的老婆,現(xiàn)在你的妻子你的老婆也遭到了調(diào)戲;當(dāng)年你劉邦曾經(jīng)多次與匈奴交戰(zhàn),既然你主戰(zhàn),我偏要主和!
再比如說,她為什么要分封她那些娘家人為諸侯王,為什么要追封她已經(jīng)去世的父親和哥哥們?yōu)橹T侯王,這也是對劉邦當(dāng)年的制度設(shè)計進行的一種肆無忌憚的反彈。前面我們說過,劉邦在打下天下之后,曾經(jīng)與開國功臣們殺白馬對天盟誓:“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既然老公劉邦堅持不得分封劉姓以外的人為諸侯王,那我偏偏要這樣做,偏偏要封一些不姓劉的人為諸侯王。
在呂后那里,與劉邦唱對臺戲已經(jīng)成了她人生的終極目的,為實現(xiàn)這一目的,她可以讓自己的心變黑、血變冷。在她生命的晚期,呂后可以說從某種意義上已處于一種近乎瘋狂的狀態(tài),整個帝國都被她踩在了腳下。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第一代“董事長”與第一代“董事長”夫人的意氣之爭使得17歲就繼承皇位的第二代“董事長”惠帝劉盈只能繼續(xù)生活在第一代“董事會”的巨大陰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