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節(jié)、《蟻族》的主角們(4)

蟻族Ⅱ:誰的時代 作者:廉思


他努力適應云南“先喝酒再談合作”的工作方式。有一回,同事喝倒了,鄧錕就一個人頂著,最后喝吐了,吐完以后回來接著喝。那天他喝了將近15瓶啤酒,直到凌晨4點。

喝酒就是喝酒,生意要放在第二天來談。鄧錕解釋:“喝酒是從酒品看人品,如果我喝酒可以控制得很好說明我有大局觀。我不喜歡喝那么多酒,但環(huán)境要求我必須喝。現(xiàn)在我們是去適應規(guī)則、標準,如果我們做大做強了,我們就是制定規(guī)則的人,主導權(quán)就在我們手中了?!?/p>

永遠爬不出去的階層網(wǎng)

鄧錕說他看其他蟻族的故事、經(jīng)歷,能感覺那些都是無聲的吶喊,他們就只能那樣說,只能那樣做,就算有再多的不滿也沒有辦法。因為世界本身就是殘酷的。

鄧錕說過他不喜歡北京,他眼中的一些北京人有天生的優(yōu)越感,不是因為他們優(yōu)秀而是因為他們本來就是北京的,因為他爸他媽在北京。

其實這種“關(guān)系”帶來的不公平感在當今隨處可見。朋友找工作的經(jīng)歷讓鄧錕又眼睜睜地見識了一次機會的不平等,一次向上流動而不得的現(xiàn)實。

當時,云南某機場的機房要招聘網(wǎng)絡(luò)管理這樣一個職位。大概200人報名,初選80~120人進行筆試,然后再面試。鄧錕的一位同學不但各方面都符合條件,而且為保險起見,他還托了一個級別不小的“關(guān)系”,自認為起碼可以進筆試。但結(jié)果是他第一輪就被刷掉了。

他同學很郁悶,給那個“關(guān)系”打電話。那人無奈地說,這次應聘的很多人的背后是更高級別領(lǐng)導直接打了招呼的,咱們關(guān)系不夠硬,爭不進去的。

關(guān)系、階層、身份、戶口、權(quán)力、金錢……這些東西交織著成了一個堅固的蜘蛛網(wǎng),任憑小螞蟻在上面如何掙扎,依然堅不可摧。

鄧錕說,單純本身不是一件壞事,但在社會上,單純是要吃虧的。在云南遇到的這些事情,鄧錕沒有告訴仍在北京的發(fā)小,希望自己可以給他信心,而不是給他潑冷水。他的短期目標是把公司做起來,這樣自己就可以成為蟻族中一個成功的例子,以此來激勵其他的蟻族。

回家還不如就這么堅持著

老家遠在山西的鄧錕習慣了對家里報喜不報憂?!断佔濉烦霭嬉院?,很多人看到鄧錕在北京的生活狀態(tài),老家的父母也知道兒子在北京生活得很苦?,F(xiàn)在每次往家里打電話,父母必然要叮嚀“一定要吃好”。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