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從中國文化的失敗看孔子的價值
第一章學而時習之
[評論]儒家是些什么樣的人?
[研究]從“國王二體論”看儒家憲政精神及其喪失
“學”與“習”以及人的“道德習慣”
孔子的時代和生活空間
為人所知與為人所用:孔子與韓非不同的人生觀和政治理想
“孔子句法”:“內在超越”的矛盾
“國王的二體性”
歐洲中世紀的政治神學與憲政之路
“內在觀照”與孔子的價值極限
第二章其為人也孝弟
[評論]“孝”與“愛”
[研究]“孝”的根基
第三章巧言令色
[評論]中國人的木訥寡言以及民主社會中的“巧言令色”
[研究]“巧言令色”的社會背景
第四章吾日三省吾身
[評論]做人的職責
[研究]“忠”是什么?
第五章道千乘之國
[評論]儒家的財政觀
[研究]“財政專制主義”的形成與儒家的抵抗
“千乘之國”到底多大?
春秋末年最大諸侯國的規(guī)模
從儒家的財政觀看“隱公觀漁”
法家的財政理念與秦國的土地開發(fā)
春秋以來的“山澤川林”之開發(fā)
專制君主為什么成為勝者?
第六章弟子入則孝
[評論]“孝”的歷史現(xiàn)場
[研究]為什么要“入則孝,出則弟”?
第七章賢賢易色
[評論]中國文化重孝輕愛
[研究]夫妻為人倫之始
第八章君子不重則不威
[評論]搭便車的君子?
[研究之一]君子的威儀
[研究之二]從亞里斯多德的友情說看“不友不如己”
第九章慎終追遠
[評論]曾子這里講的不是孝道,而是社會共同體的一體性
[研究]“慎終追遠”是維持社會共同體一體性的手段
釋義:什么是“慎終追遠”?
以儒家為起點看中國歷史之得失
“慎終追遠”的原點
缺乏共同體的社會如何誤解以共同體為基礎的社會的一些基本的價值和理念
英國的啟蒙主義與儒家傳統(tǒng)
儒學的“德”與中國的現(xiàn)代性
中國人已經是世界上最自私的民族之一
第十章夫子之于是邦也
[評論]專制需要招攬無恥之徒
[研究]關于最早的官僚人才
第十一章父在,觀其志
[研究]走出終局游戲
從博弈論的角度來看“孝”的社會功能
時間的永恒:擺脫“終局游戲”的憲政之路
從《尚書》看中國上古文化的人文精神與憲政資源
第十二章禮之用,和為貴
[評論]從表演的文化到文字的文化
[研究]和諧社會不是一個大秩序,而是眾多的小秩序
第十三章信近于義
[評論]人要守規(guī)矩,要更守原則
[研究]守信是老百姓做人的底線,但僅此在孔子眼里還成不了君子
第十四章君子食無求飽
[評論]“好學”和“學”的意義不同
[研究]君子是否能夠超越物質生活?
第十五章貧而無諂,富而無驕
[評論]君子要能改造世界,而不是被世界所改造
[研究]品德的主動語態(tài)和被動語態(tài)
第十六章不患人之不己知
[評論]做人的三個境界
[研究]孔子和亞里斯多德論知人愛和自知自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