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的美德是專業(yè)
許紀霖
第一次認識本書作者,在五年前。那時她還是《新民周刊》記者,為了那場轟轟烈烈的北大聘任制度改革,上門采訪我。在我家小院坐下,遞上名片:李宗陶——看這名字,老氣橫秋的,以為是書齋里德高望重的老先生,與眼前這位纖細單薄的? 南女孩無論如何也對不上。不過,一開始提問,倒是人如其名,問題相當專業(yè),仿佛也是一位學院中人。
經(jīng) 常接受報刊采訪,我常有這樣的感覺,是否進入狀態(tài),與記者的提問直接相關。碰上大而無當、不知所云、人云亦云或早有答案的問題,你只有苦笑的份兒。而那些真正內(nèi)行的、有內(nèi)? 的提問,會讓你精神抖擻,如注射了一針嗎啡,慷慨激昂半天。
李宗陶就有這樣的本領,會讓她的被訪者不知不覺,進入她預先設定的情景,有偶遇知音之感。好的記者,各有各的絕招,有的犀利,具有挑戰(zhàn)性;有的親切,讓人有一吐為快的沖動。李宗陶的風格,在我看來則是專業(yè)。仿佛是你的同行,將你的前世今生、讀過的書、寫過的文、說過的話,通通琢磨透了。她設定的問題,不是按照自己的想象與邏輯 (初出茅廬的記者,往往這樣),而是? 著對方的自身理路,步步逼入受訪者的內(nèi)心世界。雖然偶有失手,但大多數(shù)場合,皆是大有斬獲,得勝回朝。
一次成功的采訪,與其說取決于被訪者的水平和口才,不如說看記者肚子有多少貨色。作為《南方人物周刊》的主筆,李宗陶的成功,來自于她的靈感加好學。靈感是先天的,天資愚笨,后天再如何努力,也終究有限??此稍L錄中那些知性與感性交錯的好問題,就明白這個女孩的靈性。她出身于書香之家,命運的陰差陽錯,卻讓她讀了一所工科學校。畢業(yè)以后棄工就文,改行當記者。沒有受過新聞系的刻板規(guī)訓,反而讓靈性盡情發(fā)揮,淋漓盡致。不過,靈氣再足,也有揮霍一空的時候。好在她對文學、歷史與宗教哲學有近乎膜拜的熱忱。買書、讀書、寫作,成為她最大的癖好。她的每一次采訪,都做足了功課。事后將錄音全部整理出來,沙里淘金,提煉出最出采的篇章,如同王世襄老人下廚,一斤菜要掐掉七兩,只留那一點點嫩尖,炒成美肴。
李宗陶接觸的對象,基本在文人圈:學者、作家、藝術家。以我個人之偏見,她做得最好的采訪,上等是作家,學者居其次,藝術家壓后。個中原 因,恐怕與心靈是否契合相關。即令是名牌記者,也并非全能型、全天候,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也有無法涉入的死角。記得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校區(qū)的一位史學名教授,曾經(jīng) 對我談到,當年定博士論文題目的時候,其導師魏斐德教授,建議她研究上海的黑社會。這讓她為難。這位晚清名儒嚴復的后裔,家族里面有的是文人、學者,也有大商人,但從來沒有出過強盜!最后她選擇了近代中國的大學作為博士論文的主題,后來又研究上海的銀行與白領,如今已是繼魏斐德之后,伯克利東亞研究的領軍人物。
李宗陶身上的文人氣息,注定了她最能把握的,不是社會的底層,而是都市的文化精英。有好幾年,她不斷地去各地采訪艾滋病感染者群體,撰寫系列報道,還應約寫關于他們的小說。大概經(jīng) 驗感受與這些對象有隔,我總覺得她寫得很累,有點勉為其難。雖然艾滋病的題材是全球熱點,也政治正確,但一個人只有對自己的內(nèi)在志趣有所自覺,才算真正成熟。果然,這一兩年,當她回到熟悉的知識人圈子,又重新變得游刃有余。
我在華東師大任教,經(jīng) 常邀請一些海內(nèi)外著名學人到校演講。李宗陶對學生生活有天然的興趣,一接到講座通知,無論什么主題,幾乎必到,成為麗娃河畔的???。一般采訪者,習慣會后私下提問。但她放下記者的矜持,每每如學生一般,搶先在會場上舉手發(fā)言。因為早早做過功課,問題對上講者的口味,讓那些大學者們頓時興趣盎然,氣氛由此轉熱。在我的記憶之中,有一兩次,仿佛還有打破僵局之功。書中的托馬斯·班德、許倬云、馮象、閻云翔、黃克武等人的訪談錄,皆是由講座到采訪,形成佳話。
以我孤陋之見,專跑文化人、知識人的國內(nèi)記者中,寫得最好的,當屬“二李”。一位是《南方都市報》的李懷宇[現(xiàn)已離職],另一位就是李宗陶?!岸睢鳖H多共通之處,比如有純正的知識文化趣味,也各有千秋。李懷宇對老派文化人深懷敬意,浸潤于他們的日常生活情趣之中,對文人逸事如數(shù)家珍,仿佛身臨其境。李宗陶則有著女性的細膩,對文化人的音容笑貌有敏銳的觀察,筆下更富時尚感和學究氣。
李懷宇的采訪錄已先行出版,在讀書界口碑不俗。此刻我在海峽彼岸的“中央研究院”訪問,剛剛從一位臺灣朋友的書桌上,就發(fā)現(xiàn)一冊打開了的《訪問歷史》。如今李宗陶的采訪?也即將面世,奉命草書小序一篇,以為恭賀。期待雙李之作,比翼齊飛,透過優(yōu)美文筆,為中國知識人的文化傳統(tǒng),留下令人懷戀的精神痕跡?! ?/p>
2008年早春于臺北南港